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747章 斡旋失败(第2页)

家的救援了。

弘治元年,十月。就在岛津家还在围攻蒲生城之际,肝付兼续就悍然出兵攻打北乡家的恒吉城。

北乡军和肝付军在恒吉城附近的宫之原一带展开激战,结果是北乡军力不能敌而大败,北乡久厦(北乡忠亲之弟)、日置久范等数名家中重臣阵亡。高山肝付军趁胜追击,兵锋直指志布志城。

志布志城城主日置久岑寡不敌众被讨取,志布志城也很快也被高山肝付军攻落。

也许是事先早已沟通好,在肝付兼续与北乡忠亲鏖战不休的同时,伊东家也派出大军南下。

北乡家本来就兵微将寡,再加上两线作战,完全无力抵挡。

伊东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下北乡家本据沃肥城的支城新山城。

伊东军总大将伊东祐兵更是在沃肥城四周修建了四座“阵城”,对沃肥城进行包围战,这情景正与之前岛津军围困蒲生城如出一辙。

北乡家如同当时的蒲生家一样,已到了濒临灭亡的危急境地。

北乡家送来的急报,很快就传到了鹿儿岛的岛津贵久手中。

伊东家历来是岛津家的宿敌,出兵救援北乡家,与伊东家交战,这对岛津家高层来说不存在任何顾虑。

关键问题在于高山肝付家。

肝付兼续是岛津贵久的姐夫,两家原本关系不错,对于是否要和肝付家恩断义绝、刀兵相向,岛津贵久仍是举棋不定。

经过与伊集院忠朗等重臣商议,岛津贵久决定采取两手准备——派次男岛津义弘(元服时名为岛津忠平)率援军火速前往沃肥城驰援,但条件是北乡忠亲要收岛津义弘为养嗣子。

这也就意味着,在北乡忠亲死后,将由岛津义弘继承北乡家。

此时北乡家正危在旦夕,北乡忠亲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管是什么条件都只得全盘接受。

另一方面,伊集院忠朗作为岛津家的使者前往京都进行活动,请求时任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辉介入,调停岛津家与伊东家的关系。

为了确保说动足利义辉,伊集院忠朗还拉上了大友家,大友家一贯是支持伊东家与岛津家搞对抗的,但如果伊东家势力过于强大,也不是大友家所乐于见到的。

因此,大友宗麟派出家中重臣臼杵鉴速,与岛津家使者伊集院忠朗一起前往京都进行活动,请求足利将军家颁发命令和解的“御内书”。

在岛津、大友两家的活动之下,足利义辉便颁发了命令岛津家与伊东家停战和睦的御内书,并派出幕臣摄津晴门为“上使”,前往九州开展斡旋。

不过,足利义辉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险恶目的。

摄津晴门最先来到位于日向的伊东家的本据都於郡城,来听取伊东义祐的意见。

伊东义祐便趁机向摄津晴门提出,其曾祖父伊东祐尧曾被“东山殿”(足利义政)赐给一份“三国御判”,根据御判,足利将军家已将南九州的萨摩、日向、大隅三国的守护职授予了伊东家。

这份“三国御判”系伊东义祐为应付足利将军家的调停而进行伪造的,而且伪造水平不高,连文书格式都搞错了。

使得熟悉幕府典章制度的摄津晴门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他身上还有另一任务,不便当面戳穿伊东义祐,只能以“存疑待查”为由,将此事暂时搁置。

离开都於郡城后,摄津晴门又来到大隅国的末吉城,与岛津贵久的代表桦山善久、新纳忠元、肝付兼盛等岛津家重臣们进行会面。

桦山善久、新纳忠元、肝付兼盛等人自然是主张岛津家自“赖朝御代以来”就是三国守护,天下皆知,伊东义祐伪造幕府文书,荒唐无稽,其罪当诛。

看到双方争执不下,摄津晴门便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方案——岛津家、伊东家、北乡家、高山肝付家等武家按照现有实际控制的领地,罢兵停战,实现“和睦”,至于岛津家和伊东家之间具有争议的沃肥城,则收归足利将军家,作为“御料所”。

这一下,就暴露了足利义辉积极介入南九州事务的真正目的,原来是觊觎沃肥城。

因为沃肥城是南九州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是与明朝、琉球、南蛮等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