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833章 兵分七路(第2页)

两官(太政官、神诋官)八省之中除了清定本人兼任的中务高官官中务卿以外,其余七省的次官、判官皆无空缺。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且,与以往历代天皇最为不同的是,朝中的公卿、殿上人等身居高位之人,除了近卫前久、北畠晴具、北畠具教、千种忠治、曲直濑玄朔等人以外,绝大部分是武家出身。

之所以清定会选择将岐阜城作为方仁亲王举行践祚典礼之地,是因为稻叶山城一带很早就被世人称之为岐阜。例如与斋藤家、武田家关系非常密切的高僧快川绍喜就曾经以“护阜快川”来自称。

在另一个次元中,后人之所以会对织田信长改名“岐阜城”牵强附会,是因为有周文王“凤鸣岐山,再造社稷”的意思——相传文王时凤鸣岐山,乃有周室八百年兴昌之兆,凤凰也因此成为圣君、明君的象征,凤凰的出现,也意味着君臣和合、百姓安乐。

清定也就打算讨个彩头,让方仁亲王在岐阜城之中举行践祚典礼,以示顺天应人。

面对有着拥立之功的上杉清定所请,才践祚登基不久的正亲町天皇自然是不会反对的,毕竟他眼下还要指望着上杉家来讨伐伪朝、拨乱反正、重

归正统,自然不会拒绝他的请求。而且,清定又没请求自己去授予小仓宫恒圣这个南朝皇嗣出身之人享有世袭亲王之权,加上小仓宫一脉人丁稀少,自己都不需要去打压,也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绝嗣的窘境,届时还能让自己的子嗣进行过继,还能搏得一个好名声。

在正亲町天皇看来,自己将亲王宣下、准三宫宣下授予小仓宫恒圣甚至还能恶心一下谋朝篡位的伏见宫贞敦、伏见宫邦辅父子,可谓是一举多得。

至于朝廷的运作,正亲町天皇就只能当个甩手掌柜了。

因为,岐阜城的这个朝廷表面上是由近卫前久、上杉清定两个人说了算,而实际上却是由上杉清定一个人做主。

太政大臣近卫前久享有内览之权,职权就等同于关白。

但近卫一族自从与足利将军家、三好家、六角家产生对立后逃出京都,名下的庄园也都被各地大名侵吞殆尽。若不是上杉家击败朝仓家,压制了越前一国全境后,丹生郡的鲇川庄、足羽郡的宇坂庄等近卫家位于越前境内的庄园也不可能失而复得。

所以,素来亲近上杉家的近卫前久可不会在没有枪杆子的情况下与上杉清定在政见上产生对立。他的志向是让近卫家这个五摄家笔头独占摄政关白,并进而让亲近卫家的公卿垄断所有要职。

毕竟忠臣不是傻子。

把天子软禁控制在这个时代并非是不忠的体现。

现如今,战国之世已经狼烟四起大乱近百年了,皇室、朝廷早在承久之乱就将曾经积攒下来的威仪、尊重被北条家重创。以至于五畿七道各地发展成了君不信臣,臣不尊君。君臣之义被彻底颠覆,信任也变得脆弱不堪。

正亲町天皇在禁里之变发生以后,几乎天天活在惊惧之中,一个个妖魔鬼怪从他身边肆意妄为,不仅睡不好,还吃不着,一直处于缺衣少食的状态。加上逃离禁里御所后,还需要北上翻山越岭进入上杉家治下的若狭国,使得他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快成了叫花子。

上杉清定的出现,在理论上讲,是对正亲町天皇在乱世中的最大仁慈了。

否则,正亲町天皇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天皇的真正“里子”。

必须神秘,方能重塑威仪。

必须隔绝中外,才能堵绝那些别的派系和势力的阴谋和触角。

作为险些亡国的持明院统嫡流之后,正亲町天皇的“里子”虽然不再,但吃穿用度等等“面子”却不再是奢望。

可以说,上杉清定给予了正亲町天皇最为起码的尊严。

简而言之,忠臣不意味着要把权力还给你皇室。

说到底,公卿进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将所有的权力抓到自己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