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近江一揆(第3页)
只是,先前江北十寺所组织的近江一向一揆众已经在越前遭到了北陆道上杉军的重创,两万余近江一向一揆众到最后能撤回近江境内的仅有四千余人。
就算位于山城的兴正寺住持兴正寺经尧(兴正寺证秀)也响应显证寺政淳的号召,召集僧众、坊官、信徒,准备北上进入近江与之合流,但比叡山延历寺方面却并没有对近江、山城两国的一向一揆众提供任何支持。
其中,比叡山延历寺分寺锦识寺住持锦识寺胜慧就公然表示,拒绝为山城一向一揆众提供任何粮草辎重。
加上现任北野天满宫别当觉恕法亲王也主动前往比叡山延历寺之中,劝说延历寺上下僧众,应与一向宗寺院、道场、讲等各个阶级划清界限,不能与之为伍。
要知道,一向宗和天台宗在教义上是显得格格不入的。
天台宗的核心是“一念三千说”,“一念”是指心,三千世间都生于一念,从哲学角度来说,也就是世间万物皆由心生。而净土真宗则是称名念佛,认为阿弥陀如来救济对象是无条件的,人的善恶可随本愿而放任自然,因此,一向宗由于不戒肉食、女色,一早就被注重内心修行的天台宗视为异端。
宽正六年(1465年)一月八日,比叡山延历寺便对外发布公告,宣布一向宗的莲如上人为“佛敌”。第二天,比叡山延历寺西塔的僧众和门徒武装起来,袭击了大谷本愿寺(净土真宗的道场)
。三月,大谷本愿寺再度遭到了袭击,莲如上人只好奉着亲鸾的像被迫流亡于近江金森、大津等地。
再加上,延历寺这座山门仗着是宗教权威、皇室门迹,镇守京都鬼门的“护佛道场”,霸占了不少的庄园田产,甚至还豢养着接四千余人的僧兵,历来是世俗政权的心腹大患,故而被烧讨的光辉记录也比比皆是——延历寺先后被室町幕府的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烧过,被“半将军”细川政元捣毁过······
毕竟,现任天台座主的应胤法亲王是空降而来,根本没有掌控比叡山延历寺寺领、僧兵的能力,他就算有心支持山城、近江两国的一向一揆众,也无法说服素来敌视一向宗的大部分天台宗僧人以及比叡山延历寺下辖各个分寺的住持。
也就在觉恕法亲王进入比叡山延历寺后不久,另一位不速之客也紧随其后抵达了山门——南光坊天海。
南光坊天海作为东国出身的天台宗僧人,在劝降了大量美浓国人领主,以及协助上杉家静谧美浓一国后,就于方仁亲王践祚登基之时,被授予了大僧正之职。
此次,南光坊天海还带着上杉清定的密信,在多罗尾光俊的一路护送下抵达了比叡山延历寺,前来劝说豢养着四千余僧兵的比叡山延历寺,请求比叡山延历寺支持上杉家以及新皇,牵制并讨伐盘踞在京都周边的伪朝、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