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北路受挫(第2页)
可就在清定率上杉军主力抵达位于近江、美浓两国境目地带的不破关之际,一则败报却传来了——北陆道上杉军于唐川被浅井·一向一揆联军击败,五十公野弘家、大川忠秀、甘糟继义、柿崎祐家、椎名康胤、畠山将监、泻上秀敏、久知时泰、石黑光兼、土肥政忠、水越盛重、若林长门守等二十余名家中重臣、有力武将阵亡,被讨取者还达到了五千余人,朝仓景镜、朝仓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满等原朝仓家重臣们倒戈,中野景亮、三富出云守、小山丰后守、中山周防守、细屋右马助、赤野井庆信、赤野井庆光、庄四郎五郎、小黑源太等朝仓家旧臣、富樫家旧臣、原加贺一向宗坊官更是先后于越前、加贺两国之中掀起国人一揆,以至于北陆道上杉军后路、粮道受到极大威胁。
清定原本还以为是伪报,照理说柿崎景家、斋藤朝信等人统辖的北陆道上杉军就算在越前、加贺两国的各重镇要地留下了一部分兵力进行守备,但还是整合了越前、加贺两国的青壮、降将后,兵力仍然有八万余众。反观浅井家、江北十寺在安居之战已经遭到了北陆道上杉军的重创,付出了近两万余人的伤亡,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召集太多的军势来抵御北陆道上杉军的攻势。就算浅井家、江北十寺选择防
御,恐怕兵力上也是捉襟见肘、左支右绌。
不仅仅清定是这么想的,作为军师的宇佐美定满、白井胤治、沼田祐光等人也是这么想的。
等到物见奉行加藤段藏将唐川之战的战报整理完毕,并送至上杉军本阵后,连清定都感到非常震惊。新皇践祚登基才多久?北陆道上杉军才攻入浅井家治下领国之中不久,就来个先胜后败,这让上杉家的脸面往哪搁?
原来,作为北陆道上杉军总大将的柿崎景家,在山本山城城主阿闭贞征、安养寺城城主安养寺氏秀、朝妻城城主新庄直赖、宫部城城主宫部继润等人主动开城投降,以及涌出山城城代浅井大和守、桃山城城代浅井雅乐助等浅井家同族重臣们一矢不放的先后不战而逃后,便有些轻敌大意起来,认为浅井家眼下是守则有余,战则不足,便放心的持续深入敌境。
然而,柿崎景家低估了坚田众、打下水军众、菅浦水军众等近江琵琶湖的水军众实力。
再怎么说竹中家与浅井家之间的关系素来亲密,且还多次参与浅井家对外战事,竹中重治自然不会对浅井家见死不救的。
故而,竹中重治在出任浅井·一向一揆联军的军师后,就认为以目前浅井家的实力是不可能阻挡北陆道上杉军南下的势头,便想出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即劝说浅井家主动放弃一些城池兵砦,将防线收缩,而山城、近江两国的一向一揆众则是通过林员清、入江小次郎、猪饲升贞(猪饲定尚、猪饲正胜)、居初又次郎、马场孙次郎郎、木户小太郎、田中治部大夫、渡边半左卫门等坚田众、打下水军众、菅浦水军众等近江琵琶湖的水军众来达到快速输送兵员,而决战之地就选择在浅井郡的唐川一带。
竹中一族对近江一国的地理虽说不上了如指掌,但还是比远道而来的北陆道上杉军要熟悉不少的,竹中重治之所以会选择在唐川一带与北陆道上杉军展开决战,是因为这一带水网密布,地形复杂,不少河流岸边是茂密的柳林,易于匿隐,非常适合伏击。
当然,竹中重治深知朝仓景镜、朝仓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满等原朝仓家重臣们并非真心实意的降服于上杉家的军门之下,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已。加上上杉家并没有对这些原朝仓家重臣们进行重用,反而还削减了他们原先的领地。现如今,上杉家更是要求他们率本部军势进行参阵。
由于越前一国才被上杉家静谧,以及近江一国的秘输网尚未形成规模,使得竹中重治调略朝仓家旧臣之事,并没有被上杉家的忍者们所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