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京都大火(第2页)
应天门可是朝堂清凉殿的正门,而清凉殿更是大内禁里之中要地中的要地。
在扶桑古代可是封建迷信概念极重,应天门在一夜之间被烧为灰烬,不论是伪帝伏见宫邦辅,还是普通百姓,自然会延伸出大量关于凶厄的联想。
毕竟先帝后奈良天皇是在清凉殿中被三好·六角联军的逼迫下自刎而亡,加上上杉家纠集的官军兵锋直指京都。
就算伪帝伏见宫邦辅、伪法皇伏见宫贞敦等伏见宫一脉皇族当惯了鸵鸟,真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也没办法继续对战事不闻不问了。现在眼瞅着丢天下就在眼前了。
正所谓强吴忽亡,姑苏台露移荆棘;暴秦既衰,咸阳宫烟隐埤堄。仿佛今日,岂不可悲也夫。昔则固函谷二崤之崄,竟为北狄所破;今则凭洪河泾渭之深,亦为东夷所取。谁能预知,突遭逐出礼仪之乡,而潸然身寄无智之境?昨日为云上之施雨神龙,今朝如肆中之失水枯鱼。祸福同道,盛衰反掌,即在眼前。其谁悲而怜之?弘治昔日虽春花盛开,如意今朝则秋叶尽落矣。
随着京都大半被烧毁,最先出现的连锁反应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饥荒,首当其冲的是普通百姓。很多穷人挣扎在死亡线上,死者填满沟堑。同时,宣告了伪朝灭亡的倒计时开始。
现如今,京都的局势已是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处于崩溃的边缘。
早在上杉家的各路大军攻入近江境内,并攻灭浅井家、击败六角家后,伪朝上下以及足利将军家、京兆细川家、三好家等肯定预感到了迎面而来的杀气。
面对未来,伪帝伏见宫邦辅、伪法皇伏见宫贞敦二人应该何去何从?是战,还是降?这是一个不易选择的难题。
战斗的后果很可能是血染沙场。
正所谓千古艰难惟一死。
死亡,绝不是那些在上流社会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们的首选。而投降只会贻笑千古,甚至连弱女子也看不起这种奴颜婢膝、摇尾乞怜的行为,就好像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的花蕊夫人为嘲讽君主孟昶降宋所写的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