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山门烧讨(第3页)
由于先前比叡山延历寺高层为了将显证寺寺领尽数抢占,直接派遣僧兵封锁了三石岳、八王子山、大正寺川等地,并拒绝北陆道上杉军进入。
当时,柿崎景家、斋藤朝信、鲇川清长、竹俣庆纲、山崎吉家、小国重赖、上野家成、大关亲信等北陆道上杉军诸将出于全局考虑,并没有与比叡山延历寺的僧兵发生冲突,反而是约束麾下军势退至雄琴川南岸进行休整。
如此一来,比叡山延历寺的所作所为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就算比叡山延历寺有着地利之便,但终究在兵力、装备、士气等各个方面上不敌三好军。
要知道,此次被三好长庆派来攻打比叡山延历寺之兵,大都之前没从京都滥妨狼藉之中捞到油水。
前来攻打比叡山延历寺的三好军诸将皆深知比叡山延历寺富可敌国,加上攻灭显证寺后,还将显证寺所珍藏的寺宝、钱粮皆据为己有,说他们不为所动是不可能的。
不然,阿波、讃岐诸将为何要不辞辛劳的渡海进入近畿参战?还不是为了能在战事中进行乱取、滥妨狼藉,好缓解自身的财政状况,以及掠夺更多的财富。
从卯时天刚刚放亮鸣镝开战,还不到半天的功夫,八濑口、地狱谷、杉谷等地先后被如同潮水一般的三好军攻入。直至垂暮,西近江街道、若狭街道南部的控制权也被三好军夺取。
只见三好军在铁炮、长弓的掩护下到处追杀,箭矢、弹丸如同雨下,防守的僧众是死伤无数。
在散落的众徒中,作为比叡山延历寺分寺住持之一的锦识寺胜慧却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无论使刀剑、拉弓矢,其力之强,在比叡山延历寺僧俗之中是无人能出其右者。
锦识寺胜慧身围浅绿色护腹,上披黑色丝缀大铠,头裹白巾,左右两手各持黑漆太刀与茅叶状白柄薙刀,率麾下僧兵一百余人继续坚守在青良谷谷口。
青良谷谷口是通往比叡山山顶的必经之路,为了能够让天台座主代觉恕法亲王逃出生天,锦识寺胜慧义无反顾的主动担任殿军,与大量袭来的三好军展开混战。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
就算锦识寺胜慧再英勇奋战、舍生忘死,但在面对三好军的铁炮、弓矢面前完全和活靶子没有任何区别。
小笠原成助可不打算继续在青良谷谷口浪费时间,他还盘算着将觉恕法亲王生擒或讨取,好借机跻身于三好家的决策层中。
随后,小笠原成助便调来了铁炮队,直接不分敌我的朝着锦识寺胜慧进行集火射击。
在一阵硝烟过后,锦识寺胜慧含恨倒下,通往比叡山山顶的青良谷谷口山路上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三好军的前进了。
得益于锦识寺胜慧的拼死奋战,觉恕法亲王在十余名僧兵的护卫下得以一路北上至雄琴川南岸的北陆道上杉军本阵之中,成功逃出生天。
不过,绝大部分的比叡山延历寺山门众徒就没有觉恕法亲王那样幸运了。
进入夜间,三好军总大将小笠原成助生怕比叡山延历寺的山门众徒躲在暗处藏匿,以及对己方军势进行袭扰,便站在比叡山山顶的根本中堂门前,下令放火。
山间寒气凛凛,虽然火源只有一处,但风势剧烈,火苗东蹿西飞,许多伽蓝都受到波及而烧毁。
山门众徒之中知耻惜名者,不是战死比叡山,便是丧身坂本町。还能走路的都向若狭方向逃去,不能走路的老僧,还有一心向佛的修学僧,以及年幼的男孩女童,都躲入大佛殿二楼,或逃到山林之中躲避。
大佛殿上挤满了数百人,为了防止三好军登上,竟将楼梯拆掉了,但猛火却直烧过来。人们死前的惊叫惨不忍闻,恐怕不下于焦热、大焦热、无间阿鼻火焰下受刑鬼的哀号。
重重宝殿,处处寺社,红红的星飞迸散,腾腾的焰接林梢,烘烘的火闭山门。惊七魄,唬三魂,尽都是赤岭烟岚,望不见水馆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