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何处通津(22)一更......
桐桐做春饼,需要摊煎饼的平底锅。可锅一定得是多用锅,谁家能摊煎饼一个锅,炒菜一个锅,恨不能橱柜里塞十个八个锅,可其实,常用的还就那两三个。其他的一时兴起买回来了,一年到头的放在万年不打开的柜子里落灰。
这次搬家的时候就发现了三个人分别购置的各种便宜小电器,但大多数时间都没用。
而且,不仅仅是平底锅能摊煎饼,电饼铛也可以。
她用家里就有的两款分别摊了煎饼,然后端出去给四爷:“尝尝。”有什么不一样。
煎饼薄如蝉翼,他分别拿起一个,抹酱夹点菜,这个咬一口那个咬一口……真没什么差别。
如果非说要什么特别的话,他指了指稍微左手这一碟,有点似焦非焦的,其实口感上更香一点,但这不是锅的功劳,这是厨子掌控火候到位,“这是你用平底锅做出来的。”
是的!但现在这年轻人,会控制火候摊煎饼的没几个。倒是这种智能的,简便实用。只要面糊的稠度可以,一般是不会翻车的。
她跟四爷说:“智能跟简便……它不一样。”
四爷吃春饼的动作一顿:很少进厨房的人,对这个……感知不是很敏锐。
桐桐就拉他看给家里买的锅,质量肯定是很好的,都是大品牌的电器,可就是有个问题:“这么一排功能,别说老年人了,就是有些中年人用起来都得琢磨。看说明书麻烦,这个双击那个单击的。大部分买回去,除了使用最基础的功能,其他的……都是不太用。”
看起来是高大上的,可功能一直没走出他们的技术处和研发室。
“你说,常用的家电弄一款‘老年机’或是‘傻瓜机’,它犯法吗?”
这个智能那个智能,家里的各种遥控器一堆,完了厨房的用具智能到老头老太太们就用那种最简单的,这玩意会用。
四爷把饼子塞到嘴里了,“与其等着引起那些大佬们屈尊降贵的来找我这个维修工,咱就不如另辟蹊径。”
对!你能做这个程序,而迄今还有很多小的家电企业,他们生产基础款,满足低端市场。我有销售渠道,前期投资不多,可以找郑子慧。
“还有常克勤,二手车市场并不好做,他有意转型。这个东西投资不大,回本却最快。”四爷就笑了,桐桐这个提议很好,能迅速的积累原始资金。
自己有技术,郑子慧和常克勤有资金,桐桐和郑子慧又是销售渠道,唯一需要找的就是一家小的家电企业,他们负责产。
产销一条龙,在有人效仿以前,先赚一笔。但这至少得是半年之后才能拿出来的东西,前期的准备都得是保密的。
问题是你这次的厨房用具,选择什么?
“不带电器,只选炒菜锅和煲汤锅。”炒菜锅一样摊煎饼,技术炫出来,吸引的是流量,怎么着都不亏。
也摒弃所有的西式厨具,那么一排工具太麻烦了。一把厨房的厨刀就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了。
四爷选的这一款刀就很好,真的是锻造的工艺好。
有了这个想法,四爷先去把技术这一关过了,然后才能谈跟人合作的事。
桐桐打开焖饭锅,举着锅盖叫四爷看:“冷凝水排不出去,打开锅盖,水全流到饭里了。”这个是不是有办法解决呢?
四爷:“……”搞研发的人,是真的得有生活。
技术流的人不会想到这么智能的东西竟然有人不会操作,这已经是很傻瓜的设计了,无法理解使用困难户这个群体。
可人跟人就……真的不一样呀!
他点头:“行!知道了,还有什么你觉得不方便的。”
桐桐指了指冰箱:“冰箱里面的旋钮,我都懒的去动。”
四爷去看冰箱,桐桐不停的吐槽,“档位1234567的,去问问,有多少人知道这玩意的用法!摆在那里是为了显的它有那个功能么?”
四爷:“…………”你以前也没吐槽过呀!该用不还是用了吗?
“能用,没觉得有多大的影响。我这人也不是很讲究。”桐桐跟着四爷蹲下看冰箱里面那个旋钮,“你看看方便吗?”
四爷:“……”这玩意一年也就动那么三四次,不常动的东西,也不存在不方便吧。自家这个是住进来之后,插上电源,自己就调好的。
他指着上面,“一到三,是春秋季或是短期保鲜;四五档冬季使用比较好,低温稳定;六七档位用到夏季快速冷冻。但要是夏季温度太高,放在二三档,压缩机超负荷也不好。冬天的话,外部温度太低,四五档制冷效率最好。要是冰箱放的满,适当调低一些,制冷均匀……”
桐桐看他:“这是北方的标准,对吧?”
那肯定呀!所以,人家每一档对应的都是外界温度适应的冰箱度数。
桐桐看他:“反正我是不会去动这个东西的!家里的冰箱……你调过温度?”
四爷:“……”我没事看冰箱里面的旋钮干什么?我真不知道你用冰箱从不碰这个旋钮。再说了,你能的都上天入地了,你不会用冰箱的这个旋钮?
“这不是不会用,是干嘛那么麻烦!”还对应温度调度数,凑活凑活得了。四爷:“……”这不是就不讲理了吗?你嫌弃麻烦,不是人家设计人员的问题。
“咱就是说,有时候有些东西得标注清楚一点。就像是洗澡间那个淋雨开关,非用‘H’和‘C’来代表高温和低温的方向,是不是‘热’和‘冷’这两个字标注上,它犯王法呀!哪怕弄个火苗的图案,弄个雪花的图案,老人看了也能知道这是啥意思。可就是鬼画符一样的字母,凭什么叫老人一定得懂?”
四爷:“……”咋还高低声了呢?知道了,懂你的意思了。智能如果不方便,那这智能就没啥意义。得叫八十岁的老太太拿着产品都能使用,这才是真正的智能,是这个意思不?
桐桐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各类的电器,都要遵循这个宗旨——方便。
四爷:“……”还别说,这个方向做得好了,真就是个聚宝盆。
桐桐兀自嘀嘀咕咕,“货卖到国外去,倒是知道用人家的语言了!结果卖到国内的,非整个英文字母就高大上了?”
这其实跟农村用的农机车是一样的,很简单的几个按键,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为的不就是他们使用起来方便嘛。
可好些住在农村的老人,手机都用的费劲,便有了老人机。那家电呢?当然可以把智能和方便结合起来。
“给那操作很明白的标识清楚,第一步要摁的标注上‘1’,第二个步骤,标注成‘2’,需要什么功能,就摁哪个功能,然后让灯亮的明显点。功能标识字体大一点,醒目一点,甚至带上语音播报……”
在外打工的子女不会不舍得给家里的老人买这样的多功能锅用的。
四爷:“……”你的高科技,我的高科技,好像不一样。
他被桐桐给逗笑了,“你这个……人家的产品都是宣扬外观时尚,你呢?怎么土气怎么来?”这玩意要做出来,外观得多炸裂。
桐桐:“……”土就土,反正我也没洋气过。
吃了饭,四爷打开电脑忙他的了,桐桐则看王欣怡选出来的食材,她觉得新鲜食材现在还是不要做,主要还是干货。
春饼得配粥,熬粥的银耳、莲子、百合、红枣、枸杞、各种米、豆子,都在选品之内。
关于蔬菜,她选了干豆皮、木耳、腐竹、豆腐干等,又有豆腐乳,大酱、芝麻酱、香油,还有一款柿子醋。
她十分推崇这个柿子醋:“这是一家小醋厂出的,当时他们推销到店里,老板觉得价格贵,就没有用。人家倒是赠送给了我一瓶,叫我尝尝。你忘了,拿回家咱们凉拌菜了。”
这次,她专门找到人家厂里,把拿了样品回来。
桐桐一闻就知道这是好醋,纯柿子酿造的。她就说:“这次先不推它。你跟对方联系,随后咱们做一次专题……只做柿子醋。”
行!
桐桐把确定好的商品,跟钱晓峰沟通,确认锦云商贸库存里这些商品的存量。
直播间也布置好了,宣传也已经通过做过了。
一周时间,紧锣密鼓,周六晚上直播,上午九点,就开始各种准备。衣服选居家舒适的,妆容选最淡的,围裙是一款不限制身材都能舒适穿上身的,家里一条,男女皆可用。
下午六点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郑子慧亲自过来,就在外面的大屏上看直播。
直播一开,万余人,都在问:卫生巾什么时候上架。
你们揭开了这个黑幕,那么,你们的产品总能叫人放心吧。
桐桐看得见,她临时更改了开场白,“这里是林雨桐直播间,感谢大家的关注。我能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正在筹备自己的检测室,我会将我的选择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大家对卫生用品的关注,那么,下周吧,下周还是这个时间,我们做一起卫生产品的直播。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和厂商跟我们联系。
卫生用品……我们在努力当中!但事关安全健康不只是卫生产品,病从口入,我们同样关注饮食安全和健康。我们用什么餐具,选哪种食材……今儿,我将我的选择分享给大家。”
郑子慧看着屏幕,助理悄悄的过来,“已经有客户开始下单了。”
下单了?这不是才开始吗?
“有人没时间也没兴趣听,他们觉得咱们是靠质量和优选立足,所以,质量一定是说得过去的!”
背靠大的连锁零售,这是一层保障。刚开始在线上做,要打响名头,这又是一重保障。卖的确实是刚需,家家户户都需要的。
从哪里买都是买,顺手下单了干其他事多好,耗在直播间干什么?浪费时间!
第1892章何处通津(23)二更
渠道打开,想购买的自行去购买。
但场外会一直有声音提醒:“围裙两万件,售罄了!”库存真没了。
桐桐一边切泡发好的木耳,一边道:“木耳只能吃干货,泡发之后能当天吃尽量当天吃,一旦发现泡发的木耳抓在手里发黏,就别想着洗干净了不影响什么,不是的!这会引起食物中毒,别心疼这点东西。尤其跟家里的老人得说清楚。
在农村你,也有一些树干树根上长木耳,但是新鲜的木耳含光敏物质卟啉,,卟啉是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在《齐民要术》中,介绍了木耳的食用方法……且记述了如何培育木耳。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关于木耳也有论述。近几年大家热衷于挖野菜,找蘑菇、木耳,但还是得提醒大家,千万小心。李时珍说了,‘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必随木性,不可不审’!所以,外面采摘的木耳,请千万谨慎食用……”
肥厚的木耳,刀工了得,将木耳丝切的极细,入热锅与肉丝清炒,火光之下,羊腰被扬起来,真的在空中一翻滚,这才重新落入炒锅。
满屏的‘666666’,不管味道怎么样,至少看着赏心悦目,功夫了得。
另一各灶头上,砂锅里浓稠的八宝粥咕嘟着,隔着屏幕都觉得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传统的砂锅是一种陶器,而陶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直播间很安静,主播的话不疾不徐。
你要是有事干,觉得沉闷,这个直播可以一直开着,去干别的事。看不看都行,因为主播在讲器物的演变,讲故事,将历史,还夹杂着科普内容,但有时候又觉得文学性也挺高,比如讲到莲子,她能引经据典,能诗词歌赋把莲子都白话一遍。
同时呢,她又能讲各种效用,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呢?还是从中医中药的角度说呢?感觉不是瞎白话的。
要是瞎说的,只怕早有人在评论区嚷嚷了。不懂的听不出来哪里不对,听懂的不言语,那就说明人家没错。
要是闲着,在直播间呆着,那也可以看到人家秀厨艺,这不是录制好的视频,这是直播。录制视频可以重复的录制,这是现场在做,一直没翻车。
一把菜刀,在人家手里啥都能干。
光是菜刀直播一个小时之后,卖出去五万把。
但其实卖的最多的是粮食类,面粉、米、各类豆子,其次是银耳、木耳、大红枣、莲子等等。
饭菜好了,粘稠的粥盛放在碗里,煎饼卷上菜,一个一个的摆在盘子里。这就是一顿最常见不过的家常饭。
但她会说:“这样的餐盘价格倒是不贵,有需要的朋友要考虑好。厨房大的,那没关系,有地方收纳。但要是厨房比较小的话,我建议考虑其他的。它对收纳环境有些挑剔。我选用它就是为了镜头里更好看的。
可是大家过日子,精致当然很好,但也要考虑实际的需求。我没有给家里选用这种大盘,厨房太小,无法收纳。
所以,诸位酌情选择下单,切记冲动消费。食物类,若是没有特殊需求,切记囤积。时间久了,会生虫的!适量购买,若是吃了觉得还可以,再继续买。要是觉得不顺口,还能选择其他的。
比起一场直播的销售量,我更希望交长久的朋友。之后关于收到货之后的反馈,不管好的好的,都可以通过客服告诉我。我能根据数据分析大家的口味和需求,进而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人群,选择不同的更适合诸位的商品……”
郑子慧一直看着后台,再直播间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有人来了走,走了来,但是,销售额是在增加的。
直播三个小时,销售额破两千万。
顺利下播!
镜头关闭,直播间瞬间响起掌声。
直播结束了,但是还有客户在橱窗里下单。这就算是正式开业了!这个数据不算是惊艳,但却在稳稳的朝前走。
相互恭贺,然后按照排班休息。
“都辛苦!辛苦!这一周超负荷运转,都辛苦了。”
“林总辛苦!”
郑子慧陪到十点,直到桐桐出来,她才笑着,远远的就伸出手:“开了个好头!恭喜呀!”
“同喜!同喜。”
桐桐拉着郑子慧去办公室,其实自家确实需要一个检验室,对商品进行定期抽检。这是必须写在以后的合同上的。
桐桐正说这个事,电话响了,来电显示:妈妈。
她谈正事着呢,直接就给挂了。
程丹看着被挂了的电话,看向小女儿:“你姐应该还没忙完,把电话给挂了。”
“那你发个恭喜就好了!挺成功的,账号涨粉好三万多了。”田菁就搜信息,“您看,这事上个月的带货榜单前十,第一名也一月销售额不到一个亿,第十名是三千九百万。我姐这是一场的销售额,破了两千万。这要是本月再直播一次,哪怕销售额达不到这一次的,但应该也不会低。这虽然不算是顶尖的,但也绝对算是佼佼者了。”
田文在边上说:“那给老板赚了不少。”
“哪呀?我姐这是工作室,她跟锦云是合作关系,他们共分利润,不是给老板赚钱,老板给她开工资……”想啥呢?
“那这能挣多少钱?”
田菁说,“六百万左右吧?应该是能。要是跟老板五五分,我姐能拿三百万。三百分一交税,再加上前期的投资,工资……能落个一百万?没有一百万也有个七八十万。反正不会低于五十万。”
程丹瞪大了眼睛,直接坐了起来:“这么多?”
“我不清楚!应该是能吧。”
田菁凑到妈妈边上,“妈,我姐的厨艺跟谁学的?我也想学。我学会了,去夜市摆个摊子,月收入也能过万吧。”
“学啥厨艺呀!烟熏火燎的,你当厨房那么舒服呢?”程丹起身了,没理自从听说桐桐挣了大钱就没说话的婆婆,也没理刷视频的丈夫,回屋靠在床上,给桐桐发消息:忙完了吗?
桐桐回家了,正洗澡。刚才提议的事,郑子慧压根就没打磕巴,直接就答应了。
答应了,那就回吧。
到家都十一点了,一天也没吃好,也没喝好,直播间站了三个小时,说了三个小时,忙活了三个小时,这是真挺累的。
说的时间长,是需要气息的。身体不到最理想的状态,气息就跟不上。说的多了之后,只觉得胸腔被掏空了,不想说话。
四爷也知道她不想说话,熬的小米粥端出来晾着,花卷、泡菜端出来,洗澡出来就能简单的吃一口。
桐桐洗出来,四爷只指了指饭,就坐在一边忙去了。
吃着饭,桐桐才有时间看手机,程丹从十点开始,到十一点十五,一共发了四十多条消息。
她一条一条的看了,也没啥事,问挣了多少钱,问跟公司是怎么合作的,是不是五五分,又问交税是不是很多,落到手里能有多少钱……
问的每一个问题她都没法回答,收入这种事本身就敏感,再加上这里面牵扯到商品方在价格上的让利,跟公司的各项协议,给公司员工的分红提成,这得专门去算了,才知道最终落到手里是多少钱。
何况,这里面牵扯到商业秘密。商品方给我这个价位,给别的人那个价位,这种事传出去,是什么后果?
她先把手机放下,不打算回复了。
结果视频又打了过来,一次没接,又打第二次。她接了起来,有气无力的:“有什么紧要的事吗?”
“没事,就是问问你……”
“我累了!每场直播要几十个人准备很长时间。我早上七点起床,不敢喝太多水,各种东西都要核对,饭也没工夫吃……我说了一晚上话了,要是没什么急事,我先挂了!我想休息了。”
程丹就笑:“你这孩子,问你挣了多少钱,你说挣了多少钱就行了。说了那么些话,就是没说到地方上。”
桐桐:“……”能想象的到,田文只怕就在边上,能听到她打视频。她在跟婆婆和丈夫示威,想叫对方知道,她的女儿挣钱了,别总瞧不起人。
她说对方:“这种事我能告诉您吗?早点休息,不早了。”
谁知道挂了视频,消息又发来了:我又没要你的钱,我也不会用你的钱,你这孩子咋还这么多心,这么护食的?!
桐桐便设置了‘免打扰’,她是真困了,想睡了。
四爷跟进去,掀开被子一看,脚面都是肿的,“明天抓点药!”身体没调过来。
“嗯!”
四爷说她:“还是不满意?”
“嗯!”
“别急!”
“下一次我要放在半个月后。”
嗯?
“我要去芦苇荡直播……”
芦苇荡?“纸业!”
“对!厨房用纸,卫生用纸……生活用纸,学习工作用纸,以芦苇为原材料!那里这个月份景色正好,芦苇冒芽了……卫生巾那个,我不急!”
“你想做跟各地的政府合作,商品、文旅、工业、农业、生态为一体的……”
对!就是这个意思。
“郑子慧的老家就在S省,他们在当地投资,这件事她从中牵线……”
四爷:“……”借住更大的力量,帮你扩大影响力!这才能在不失风格的前提下,尽快的冲上去。
他给桐桐盖好:“睡吧!”你这个人,较真起来是真较真。
“影响大了,就会有厂家单给我开一条生产线!只有这样,从我这里出去的卫生巾,我才敢说质量是有保障的。”要不然呢?怎么解决呢?
资本逐利,本性如此!
第1893章何处通津(24)三更
接下来一周,四爷很忙,他跟常克勤出差去了,得去南边谈一个小的家电生产厂家
桐桐也出差了,这一次是持续五天的直播活动,跟当地政府和文旅、生产企业合作,做一系列的主题直播。她需要提前过去,把直播需要走的路径,需要介绍的内容都了解一遍。这不仅得说古,还得说今。
这对政府的形象也是一次宣传,就像是以前的水域,因为无节制的排放,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但而今治理过来了!每一处都是自然风光的景区,都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同时,芦苇荡也在这一片发展起了造纸业。
酒店里,资料一沓一沓又一沓,刘晨有点遭不住了,“大姐,这玩意的难度台大了。”真的有点遭不住呀!内容太多太杂了,“我再一秃噜嘴,完犊子了。”
桐桐翻了翻:“试试嘛!”
“真不行。”刘晨一脸的苦笑,“咱自己在直播间插科打诨还可以,但这次人家请了本身的文化名流,请了国家台的主持人,我说话老说不到点子上,弄不好要适得其反。”
陈彦也是这个意思,他合上笔记本:“五天的时间,人家还请了国家台的主持人,又都是当地的名流,我这脚本……拿什么跟人家比。”
是的!当地政府人家请了国家台的主持人,这个主持人叫李博,是个很有名的主持人。他是S省本地人,出于宣传家乡的原因,人家腾出五天时间!
这就有了主次之分了!
刘晨就说:“好处是,咱们可以扩大知名度!可坏处也是一样,但凡……”但凡站在一起,就是一网红的水准,那完了,冷嘲热讽接踵而至。
现在就是,要么迎战,要么以什么样的借口退出或是延迟。
桐桐就说他们:“那你们就去探路,把这次大致的路线,途径的地方最好能拍下来……”
这个好办,权当公费旅游了。
提前两天,整个团队就进了主办方提供的酒店。然后人家引荐了李博,李博很客气,“我专门看了你的直播,我觉得咱们配合应该没有问题。”
网红很多,网红博主也不少,也有很多文化博主很受追捧,但这个林雨桐不同,她很少走文艺路线,更多时间她像个百科全书。
一种食材,她能从历史上讲它什么时候出现的,怎么出现的,曾经叫什么,怎么吃,记载在哪里哪里。她也能讲这种东西怎么种植,怎么培育,会使用什么农药,是不是抗病毒。
她能说这种东西的药用价值,也能用厨房的硬功夫把它做的看起来极其美观。
味道谁也没真的尝过,但是在镜头里就是觉得厉害,觉得赏心悦目。
光是那硬功夫,不管是切还是煎炒烹炸,这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学成的。
这么一个人,准备什么?不需要的!她博览群书,且一定记忆力超群。这样的人放在自媒体上,她出头只是早晚得事。
这不是人设,要真有文案,得有多少门类的人才给她做文案,且得怎么样的大才能把这些东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因此,他不惜溢美之词,“我平时很忙,关注社会新闻比较多。年前那个卫生事件,我知道你了!再听到你,就说要跟你合作!合作嘛,我得了解你。我把你的直播都看了回放,家里人还买了不少东西都到货了,品质确实不错。我的家乡我了解,我不需要准备什么资料。等我一看你的直播,我就踏实了!没有问题。放轻松就好。”
“您给托底,我很踏实。”
满网络都是这场直播活动的预热。
周六,林成和何英带着林雨莲去京城,找表哥走走门路,看雨莲的路到底在哪里。
早早到了机场,他一会子一看手机。
今儿是直播开始的时间,说的是八点半开播的。
六点起床的时候给桐桐打了电话,她已经起床了,说要准备,没说几句话就挂了。她今儿应该是不带电话的。
八点半,直播开了。
林雨莲先提醒的:“爸爸,开始了。”
等航班的时候,在机场,打开了手机看直播。
直播画面上是要出发的一群人,李博可是著名主持人。画面上,李博是黑色的冲锋衣,结果镜头一转,桐桐也是黑色的冲锋衣。
何英在边上说:“桐桐应该穿红色的,或是其他的醒目颜色……”
没有!衣着并没有凸显自己,跟这么一群人一起,登上了车。
车停在路边,李博先说笑道:“早饭没吃饱,谁要麻团?再吃个麻团吧。”
桐桐就下车:“师傅,炸麻团!”有人要吃,有人摆手,桐桐数了一下,“师傅,五个麻团。”
麻团炸好,用麻纸包了,一个个的递回去。
车动了,李博一边对着镜头吃,一边道:“我们当地的麻团,是不可错过的美食。香、糯、甜!我们吃麻团的历史悠久,莫说吃麻团了,便是这包裹麻团的麻纸,那也是大有说头……”
说着,就看桐桐,等着她接话。
“对!麻纸兴起于西汉初年……距今两千多年。”
“是的!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给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思想文化兴盛,急需传播工具,于是,纸张应运而生,此便是麻纸……”“在文献记载中,许慎在《说文解字》谈到了纸,而《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当时是东汉永和帝永元十二年,此时的‘纸’为系旁,由此推断,此时的纸张多与‘丝’有关……”
……
“哇!”林雨莲啧啧赞叹:“我姐牛啊!那可是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这配合……完全看不出她是自媒体出身的网红。”说着,就挨着爸爸:“是吧?爸!”
林成‘嗯’了一声,视频上,这孩子跟名流名人站在一起,谈笑风生,不卑不亢,一点也不违和。不知道她的人绝对不会想到她就是刚有点名气的带货主播。
“爸,自媒体这个东西,一夜之间就能造个神出来!一旦成神,也就一夜的时间,就能挣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来的财富。我姐这已经成了!绝对成了。”
林成看着直播画面,没言语。
直到要上飞机了,不得不停下来。到了飞机上,座位是分开的。两口子坐在一起,林雨莲坐在另外一处。
何英低声说:“那你看……要不要叫小莲给她姐帮忙!自己的工作室,肯定是有个自己人也放心一点。求表哥……表哥是外人!桐桐……这也不用求吧!叫小莲过去找她姐玩一段时间,能帮点什么忙就帮点什么忙……见见世面,也叫她知道上班是怎么回事。”
林成:“……”他看了何英一眼,“你能张开口的话,你去说。”我张不开口。
“那咱先在京城住五天,等等桐桐。她忙完了之后肯定会回来的,你还没见过她男朋友,就算是为了见她男朋友,也得等几天。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顺便再出去转转。”
林成没言语,今早跟桐桐说了,要来京城。她忙,也不在京城,这个他知道。但是真要有心,就会主动说:“那我安排人接你。”
公司有司机,就算是没司机,她男朋友不管怎么说,也应该是能腾出时间的。
但是,没有!她只说:“路上注意安全,起落平安。”
再然后就挂了,挂之前还听见她把手机给了别人,叫其他同事帮她拿手机。
想到这里,他就说:“都还年轻,谈个恋爱也不一定结婚!等到她说能见的时候再见,现在急着见……也不太好。”
“那你啥意思呢?”
“找表哥去问问,要是能安置就最好了。要是安置不了……又啥事,叫小莲跟她姐说去,或是想创业,或是想找工作……年轻人能说到一起,小莲也听得进去。”
何英:“……”她沉默了半晌才说,“你知道桐桐把她一个高中同学叫去了吗?”
啥?
“等下了飞机你看,有个穿黑色夹克的姑娘,背着个包,拿着不少东西,跟在周围,那就是桐桐的高中同学。之前我就听人说,说桐桐出息了,把谁家谁家的孩子叫去一块工作。说是直播了一场,光是那个同学分红就一万三。再加上工资,还有加班费,都已经过了两万了。”
这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赚的!这一场直播下来,再一分,那一月怎么算都在五万往上呢。
年底要是再发个年终奖,平摊到每个月,敢算吗?
何英就说:“表哥说的那个工作,一个月五千。一年下来也才六万!何况,在学校的工作,一年干不到十二个月,寒暑假是不给工资的。”
一年才挣五万,跟一个月挣五万,这咋比?
这就是人家三年挣的,把小莲一辈子的钱都挣了。
下了飞机,林雨莲惊呼:“三千万了!破了三千万的营业额了,还在往上涨。”
郑子慧坐在母亲边上,叫助理帮着盯着后台。
助理出去了一趟回来:“三千五百万了。”
郑子慧就笑:“去预定餐厅,得给林老师摆庆功宴。”
李锦不住的颔首:“这个林雨桐是个很讨女人喜欢的姑娘。”而女性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她不媚于男人的审美,重容貌而不依仗容貌……她的路很长。”
郑子慧没再听这个评价,而是叫了助理:“请律师来!我要重新拟定合同。”
律师来的很快,郑子慧说:“其他不变,你就按照七三的比例来分,她七,我三!”
啊?
“她七,我三!”她值七成,我拿三成足够了!
第1894章何处通津(25)一更
破了两点四个亿。
厨房用纸,厕所用纸,面巾纸,抽纸,文化用纸……甚至包括了包装用纸,销量都非常好。所有的纸张都是要跟人亲密接触的。谁家能不用纸呢?
这场直播,完完全全的将纸张的前世今生,制造工艺介绍清楚明白了。这里有体验做纸张的工坊,林雨桐娴熟的完成了手工制作纸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娓娓道来。
算是红了吗?
应该算是!再返回京城,在机场已经有人能认出来了,且他们会举着手机拍你,这应该就算是红了。
回来了,都累了!
也月底了,把工资结算一下。
苏琳拿到工资单愣了一下,她的底薪五千,加班费一万二,分红七万九,奖金八千,再扣除五险一金,可又给了住房补贴一千,交通补贴三百,出差餐补五百,到手的钱是十万零两千八。
她拿到的肯定也不是最多的,刘晨的应该更高。
十万+的月薪?休息?休息什么!
不用的!人手不够,我们都可以当牛做马,真不用多招人,只要有加班费,我们在意加班吗?
闲着也是闲着,只要还能用我,我就是不知疲惫的牛马。
老板说轮班休息,每周至少保证休息两天!休息两天干什么?躺在那里除了长肉,还得花钱点外卖,这一颠一倒的,我得错过多少钱?
我们想在大城市买房子,买大房子。我们还想买车子,买好车子,这都是需要钱的!
于是,工资一发,刘晨家得房子不愁租了。以前都是两人或是三人合租的,现在都愿意要自己独立的空间。连房补都给发了,在远郊自己住个一居室是真的住得起的。
桐桐叫了李思琪,李思琪是大管家,她主要是处理杂务,这个月拿到的应该是八万+。
她笑的轻松惬意,进来先给桐桐倒手:“老板,喝水。”
桐桐靠在办公椅上:“哟!谄媚起来了。”
“这才哪到哪!”就是觉得活起来了,什么相恋七年,什么惨遭抛弃,什么他结婚了新娘不是我,都见鬼去吧!他算干嘛地,他过的好不好这不好说,我知道以后会过的很好的。
能叫我过的好的老板,咱不谈旧日情分,老板也不要不好意思奴役我!
“从今往后,老板的话就是圣旨,我不允许任何人忤逆。”
把桐桐给逗笑了:“何以解哟?唯有马内!”
两人在办公室哈哈哈的笑,说笑了几句,桐桐才说:“也不搞聚餐了!你在群里发个通知,就说这一个月辛苦,本该请大家吃饭聚餐的,但鉴于都很累,给大家自由。每人发三百的红包,就算是我请客了。”
“老板您圣明!”
桐桐给李思琪转账,标明用途。
李思琪在群里发个通知,然后在群里三百三百的发红包,点名式的,红包标注谁的名字,谁领走。
刘晨作为搭档,他还盯着直播间了,这个月他拿了接近六十万。
他催促:“老板,您去休息!我盯着。老板辛苦!”
“行!那你盯着,我下班了。”
出来的时候都没走呢,盯着货单,需要的人工真的挺多的。公司确实在发招聘启事,也是真的在继续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