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儿 作品

第1891章何处通津(22)一更......(第3页)

程丹:“……”不是!道理不是那个道理。

田菁:“……”道理就是,“你今儿就不该叫我爸来。我姐打电话怎么说的?”

程丹:“……”她说,“你和菁菁来吧,一起吃顿饭。”没提她田叔。

“您要是跟我爸离了,再找人嫁了,我也不可能多认一个老子!”

程丹抬手就打,田菁背过身,叫打到她背上:“行了!赶紧出去吧!一会子我姥姥也生气了。”

“都怪你奶跟你爸……要不然……”

田菁已经伸手就开门了:别抱怨呀!抱怨了二十多年了,也没见你离!这种婆婆一起住了二十多年都忍下来的人,抱怨啥都别听,反正她只会诉苦,一点都不会改的。

站在她这边跟爸爸吵,跟奶奶吵,有啥用呢?回头她会先回护爸爸和奶奶的。

再出去的时候,自家爸已经不在坐了。不知道是出去了,还是甩脸走人了。她都假装不知道,高高兴兴的坐过去,“回头我帮着奶奶搬家,奶奶那一屋子老古董,可算是能清理了。”

“能穿的衣服带过去就行,其他的不用带了,里面配置齐全了。”

“好!”

程丹问说:“你田叔呢?要开饭了,去哪了?”

姥姥看女儿:“坐吧!”爱走就走。

程丹催田菁:“去叫你爸?”

田菁:“……”叫我爸干嘛?“您坐吧,丢不了。”

程丹转身就走,还跟桐桐说:“我出去看看……”

奶奶怕人家小伙子有想法,赶紧打岔:“……是做电器的?”

“对!”四爷给老人添茶,换了话题,“而今天气好,要不要出去转转,找个导游……这个时节出门最舒坦。”“明年吧,你们的事业都刚刚起步,稳着些。等真的房子也买了,事业也稳定了……知道你们挣钱了,安排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

“那就今年秋里吧!”四爷就说起了,“秋里先去京城呆一段时间?”

林雨莲也在边上说:“姑婆一直说京城这个景好,那个景好,爷奶一直没去过。秋里去玩,回来也跟姑婆吹一吹……”

小姑在边上就跟其他人解释:“我姑姑,她儿子在京城工作,每年接去住一段时间,回来就炫耀……”

老人都这样,大家笑笑,插科打诨的,就像是之前叫人不舒服的气氛不存在过。

姥爷催着上菜:“时间不早了……”他说菁菁,“去叫你妈,就说吃饭了,都等着她呢。”

田菁急匆匆的出去了,自家爸妈在酒店门口吵起来了。

“……你骚情的非要叫我来!人家让我来了吗?这难堪给谁看的?有几个钱张狂什么?说上赶着来的?当时结婚的时候也是说好的,不带孩子的!既然不带,我凭啥养?我也没指着沾她一毛的光,她这么干是啥意思?”

“孩子嘛,也不懂事,你跟孩子计较什么?”

“我计较?程丹,我的脸是啥?”他把脸拍的啪啪啪的响,“咱没钱,但腰杆硬!谁想把咱的脸放到地上踩,那就打错了算盘。”

田菁:“……”是喊自家妈进去好呢?还是干脆不叫她好呢?进去了,又免不了跟姐姐因为爸爸的事吵起来;不进去吧,人家男朋友第一次来,第一次见面,这算怎么个事?

反正,怎么做都是丢人!

第1898章何处通津(29)二更

苏琳安排好饭菜,这就准备撤了。家里也还等着她吃饭呢!

结果一出酒店,就看见林雨桐妈妈一家三口好像是吵起来了。

田菁站在边上:“别嚷了!嚷嚷什么?要不离婚吧。妈,你要是离了婚,过的是好日子。”这是真的!又不是没地方住,姥姥、姥爷的房子空置了,对吧?

“我姐成功了,我成年了。我姥姥姥爷有我姐养,你将来老了,我姐还管你,你又不担心养老的问题。你跟着我爸干啥?一天天的吵吵,他生气,你也生气!你就跟他离,让他找合心意的过日子去。”

有个老娘,有个破房,一月三千五,看看谁跟他!

要是能离了,我阿弥陀佛!

田文冷笑,说程丹:“你就是这么跟孩子灌输的?行!你过你的好日子去……”话没说完,拦了出租就走。

田菁心说,这至少得冷战十天半月的。

谁愿意要回家就面对一张张冷脸?

正琢磨着,‘啪’的一声,脸上一疼,田菁:“……”她眨巴了再眨巴眼睛,看向妈妈:“干嘛打我?”

“那是你爸!你想造反呀?你姐不管你爸,情有可原!你呢?你把你爸的脸当脸么?谁教你这么没大没小的……”

田菁耳朵嗡嗡嗡的响,眼泪在眼眶里含着,到底没叫落下来,“我……知道错了。”气也撒出来了,“走吧!我姐的男朋友第一次来,你可别带着脸子进去了……”

程丹甩开小女儿,这才往里面走。

苏琳背过身,躲在绿植盘栽边上,看着这母女一前一后进去了。她偷偷的舒了一口气:这么一比,我妈可太好了。

田菁被打了一巴掌,这个巴掌印清晰的印在脸上。

桐桐:“……”她没问,问了只会叫田菁更尴尬。

糊弄着面子,客客气气的吃了顿饭。

要散的时候田菁过来说:“姐,要是姥姥、姥爷搬走了,我想找同学和朋友把那房子刷一次大白,我搬过去住。”

“你跟姥姥、姥爷商量吧。”房子也不是我的,“再得看家里的意思。”你爸你妈乐意你出去,你才能出去单独住,我说了也不算。

田菁应了一声,“姥姥、姥爷那边我会经常去的。”

桐桐:“……”也是!保姆到底只是保姆,田菁经常去,保姆不敢糊弄。光只来回跑着照看老人,还抵不住那房子的房租吗?

她就说:“那发现老人有啥需要的,你随时联系我。”

好的!

姐俩低声说话,程丹回头看了一眼,嚷着叫小女儿:“快点!磨蹭啥呢?”

没搭理桐桐,在气头上,不想给好脸。

田菁就说:“姐,那谢谢你了……妈叫我了,我先走了。”

去吧。小姑说桐桐:“别送了!”省的叫人拍去。

桐桐就真的不送了,何英跟着小姑附和:“跟小尹回去吧。等以后有时间了,带着小尹尝尝咱们当地的地方菜。你爸也闲着呢,一起出去转转。”

一边说,一边拍女儿:“小莲,跟你姐和你姐夫再见。这孩子傻愣愣的!”

林雨莲只抿嘴笑着,抬手不停地摇着:“再见。”

“再见。”

小姑陪着老人走了,林成一家三口一辆车。上了车,何英才把金菩萨拿给林成,“桐桐还得呆几天,你找机会再见见,把这个给小尹。这个本来是要给新姑爷的,但看桐桐妈没准备,我也就没给你,你这人想的少,真要是拿出来了,她妈没准备,得多尴尬。还以为咱故意给她难堪呢。”

林成:“……程丹就是那个样子……”

“是啊!她不给,你就没法给!当父母的不给,谁都不能先于你们给。她姑只怕都准备了大红包,只是没好意思往出拿。”

林成:“……幸好桐桐不随她妈那个脑子。”

何英就说在一边打游戏的女儿:“看看人家田菁,再看看莲莲!人家田菁也是懂事的,知道跟她姐亲近亲近!大人的事是大人的事,不关她们姐妹的事!人家田菁有事就跟姐姐商量,她呢?她跟锯嘴葫芦似得,一句都不提。”

说着,就说莲莲,“你也不问问你姐,这几天在这边带的助理够不够!化妆、服装换衣服,多一双手总好过少一双手,你给你姐帮几天忙去吧,你姐也不会嫌弃吃饭的时候多一双筷子。”

林雨莲充耳不闻。

“跟你说话呢!你到底听见没有?”

林雨莲‘嗯’了一声,“听见了。”

第二天她说给爷爷奶奶搬家,结果妈妈一遍一遍的催着,叫她去给姐姐帮忙去。

她嘴上应着,可下楼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年轻姑娘,一边拍着,一边背着一个大包往楼下走。她警惕起来,以为是姐姐带来的热度,有人要拍自家。

谁知道人家对着镜头:“又完成了一单,感谢客户姐姐的信任……现在是早上八点半,我们去下一个客户家里。”

她就好奇:“你这是干嘛呢?”

“上门做美容呢!”人家给了她名片,“有需要就找我!上门美容、化妆……早上四五点的活也接,晚上有活动的,我也接……项目不一样,收费不一样……”

林雨莲看着名片,那姑娘骑个电动自行车,“我赶时间,回见!”

“回见。”

上门美容化妆,这也算是创业吧。买点美容和化妆用的工具,不用太好,两三千就能搞定。家里有电动自行车,缺的就是客户。

她等着楼上的人出门,这么早叫人给做美容,那肯定是化妆了,要出门的。

等了不到十分钟,就有个姐姐下楼了,穿着正装。

她赶紧问:“姐——姐——您这妆是您花的吗?”

“不是!找人家做的,上门的那种,方便。”

“贵吗?”

“一套下来,八十!”

“您从哪知道这个人的?”

“刷DOU音刷出来的,同城推荐……你搜一下,能搜出不少。”

人家赶时间,急匆匆的开车走了。

林雨莲打开同城,结果看到好些人围在场馆的外面,或是举着手机,或是高喊着:“——林雨桐——看这里——林雨桐——加油——”

家事在桐桐这里就算是了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中介给介绍保姆,过去试工就行。爷爷奶奶那边有小姑看着,田菁住姥姥姥爷的房子,她说她常过去照看,那真就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了。

把钱赚到,该花的给花就完了。

老人都是膝下有人承欢的,其实情感上来说,并不依赖原身。

她就一心奔着她的事就完了。这次的活动,人家邀请的名人很多,自己也不是唱主角的。纯粹就是决绝了不好,来亮个相,带流量过来给人家用一下就可以了。

就现在这位置,还远不到人家尊着你,捧着你的程度。

但这是她第一次出席这种正式活动,她在她自己的妆造上动了心思。之前的直播要么配合卖货,要么就是配合搭档,穿的衣服只是适合场合而已。

今儿,她只是一个参观者,会有一些镜头对着她。她就得注意了。

裤子得显的腿长,上衣得显腰身,腰身得显肤色,样式得显时尚青春,头发得利落干练,妆容得大方得体。真就是五点起来就做妆造,这才出门上了主办方来接的车。

拾掇好之后专门跑卧室里叫四爷看:“怎么样?”

四爷只睁开了一只眼,上下打量她,然后:“……”就黑白两色,你到底叫我看什么?你找的这个妆造师不行。

“看款式……”

四爷眼睛一闭:“漂亮!”

闭眼夸呢?还是闭着眼夸呢?

桐桐再次对着镜子看了看:“完美!”眉眼用针灸调整过,肯定是有变化的!但是……家里的人没看出来,都以为是化妆的原因。

但其实,她微调之后,能叫人更有亲和力。漂亮的人很多,不是很惊艳的美女,只能朝亲和力上下功夫。

照个没完,四爷打哈欠,“相由心生!”照什么照?“你换什么皮囊,都会叫这个皮囊变的有魅力。”赶紧去吧!叫我好好的睡个回笼觉。

桐桐满意了,你早夸我,我早走了。

一下车,听到那么多人喊她,她不由的灿然一笑:很喜欢我吧!我也很喜欢我。

苏琳看着汹涌的人群,第一次意识到:得需要保镖了。

她是不追星的,也不是很理解追星的逻辑。同样的,大部分人还将林雨桐定义为网红,她一直觉得网红的粉丝和明星的粉丝不一样,可现在却觉得:便是有不同,可相同的地方应该也是一样的。

太热情了!那边那姑娘,你尖着嗓子喊啥?又不是看见帅哥了,喊啥?

有人拿着笔和本子,有人拿着信件,还有人拿着鲜花或是其他的礼物,都朝这边塞。幸好林雨桐麻溜从缝隙里窜过去,没耽搁事。

而她和团队被堵在这里,进不去了。

这是一次重大的工作失职,完全没预料到是这种情况。

刘晨大声喊着:“让我们进去——请让一让,让我们进去……”为啥会这么热情呢?费解!

他甚至还能听到前面有个大哥正举着拍摄杆,对着他们这一行人拍摄:“这是林雨桐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大家看见了吧,林雨桐的人气很旺……”

刘晨:“……”大哥,我们这会子也很懵!这次失误了,回头说不得得扣奖金的,麻烦让一让吧!

真就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算是挤出去了。

直到现在,他们想的都是:这里面粉丝占几成,爱看热闹的人占几成。会有人为了看老板一眼,早早跑来等着?

大家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就是:大家经常见的人,毫无神秘感可言!所以,这些人到底来看什么?

第1899章何处通津(30)三更

可当天,‘林雨桐受邀回乡参加文旅活动’这一活动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各个词条加在一起,阅读量破亿。

而苏琳第一次发现,林雨桐是有粉丝超话的。而且,人数还不少,还挺活跃。

陈彦在边上说:“有粉丝就得有管理吧!”

桐桐看对方:“管理?”

“不管理吗?粉丝要是闯出祸了,你不得遭殃。”

桐桐:“……”她问:“粉丝怎么管理?”

别扯了了好吗?

“一个县几十万人,还有公检法这样的机构,基层单位无数,这几十万人就都遵纪守法?都不伸手打人?都能不张嘴骂人?”

这要是大几千万粉丝的大明星,那粉丝量都相当于一线城市人口数量了。这里面要是有人骂人,有人打人,有人干出离谱的事,就都是粉丝没管理到位?

问题是:怎么管理?谁给权利管理?

引导是个好词,可……当爹妈的未必能引导好孩子,当老师的在几十个学生中也不能把各个学生给引导好,怎么能指靠咱一引导,所有粉丝都跟着指挥棒走?

陈彦:“……”这么一说,好像也有道理,“但放任,假装不知道肯定不行。我今天一看这人山人海的,我就在网上查了一天。对粉丝……我还是了解一些的,我女朋友追星。”

四爷在边上听着,没言语:这小伙子也很聪明,他是搞文案的,当发现桐桐其实不需要文案的时候,他给他自己找了个位置。

陈彦说:“首先,得通过大数据,给粉丝画像。”比如各个年龄段占比,男女占比等等。

苏琳问说:“不是只有年纪小的在追星吗?”

“不是!三四十岁追星很正常!四五十岁也不奇怪。我女朋友是那谁的明星,线下活动,都是三十到五十岁的大姐,特别有经济实力!”苏琳:“……不好意思!刻板印象了。”

陈彦这才说:“所以,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要学习明星工作室的经验!粉圈是个双刃剑,利弊相关,不能放任。”

刘晨还兀自问:“你说粉丝到底要看什么?”

“看一眼真人,没其他意思,单纯的喜欢,就是想看一眼。”就这么简单。

“人家也不知道他们,不认识他们,那么多人,当明星的也不见得一眼看过去能把人看完……”

“这不重要!”陈彦一副你不懂的样子,“这种喜欢其实不过激的话,是很纯粹的。”

刘晨似懂非懂,但却再不发言了。反正挺玄幻的:你说要有男粉丝的话,觉得咱这老板漂亮,这还说得过去。可那么多姑娘在喊,喊的还怪起劲,其实还是不能理解的。

林雨桐是很厉害,值的很多人去欣赏!但肤浅的男人居多,GET不到真正的魅力在哪。而姑娘们……欣赏喜欢同类?

今儿这个短暂的会议探讨不出个什么,但是陈彦多了一个新岗位,他得注意粉丝运营。

桐桐只一个要求:“不要消费粉丝!永远也不诱导粉丝消费。咱们不是针对粉圈卖货,咱面对的消费群体一直得是大众。他们只是消费者!”

四爷偷偷的加入了超话,也在桐桐的社交账号下看评论,很少有极端的恶意评价,有一些也都是私密账号,或者是营销号。

这东西能追根溯源,谁在故意黑,一查就能知道。

也有一些纯属三观不一致,更有一些单纯就是不合眼缘,这个就无解了。只是不合眼缘,偏还要关注……纯属闲的蛋疼的一类人。

正翻着呢,他看到一条评论,然后叫了桐桐:“看这个。”

桐桐正在做面部按摩,凑过去看了一眼,是个二十八岁的姑娘,研究生毕业三年了,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想结婚,她回乡创业了。

父母虽然理解,但也难免闲言碎语。

很长的一段评论,在诉说着她的遭遇。应该是苦闷无处诉说,这才在网上找个地方倾诉倾诉。

这个评论盖起了三千多层楼,感同身受者比比皆是。

其中有一个青省的,有一个疆省的,情况差不多。

桐桐点了这三人:“能不能私联他们。”

能啊!想联系总是能联系上的。

吕晓娜拿着手电筒,从育苗棚回来。棚里是育好的红薯秧子!这是在网上看到的红薯新品种,甘甜无丝,家里的旱地多,费劲巴拉的种其他的,就不如试试这红薯。这东西产量高,其实要是销售的好,是能赚钱的。

父亲嚷着:“睡吧,晚上不用看。”

“哦!”以前自家这乡镇连同周围的乡镇,都是种植小麦的。可种粮食是真的不挣钱,不知道哪个高人翻了县志,说自家这里的红薯粉条,曾是清时的贡品。

于是,这两年大家就都种红薯。红薯加工成粉,可利润也并不高。哪怕是那么大的产量,可价钱卖不上去。

她今年给换了品种,不行就拉到县城去,慢慢卖着。反正红薯能存住,也不着急。

躺下了,睡不着,那就在社交媒体上到处溜达溜达,谁知道有私信,她没在意,以为是系统消息,谁知道是一个账号发来的私信,问的很笼统,就说这个种植红薯的面积是多大云云。

她也说的笼统,怕遇到骗子。

对方就说:“你能给我个大致位置吗?我想去你们村看看。”

来村里,又不是来我家,我还怕你骗我吗?她说了某县某镇某村,都是种植红薯的,要来看,就只管来看吧。

隔了一天,正整备把地整好,栽种红薯了。结果有人在大门外喊:“请问,有人吗?”

有啊!

她先起身,往外走,对方说的是普通话。她撩开帘子一眼,是一男一女。女的印象不深刻,但男的不就是刘晨吗?

跟林雨桐搭档了几场的小伙子!

她当时就捂住嘴,满脸的不可置信:“天呐——你们好——你们好——”

苏琳主动伸手跟对方握住:“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来的很突然!怕问的详细了,您觉得我们是骗子。我们是进了村之后跟人打听的,说是你的同学,来看看你。”

“快请进!请进。”

刘晨跟着往里走,这是一户院子很平常的庄户人家。

家里的很简陋,对于苏琳和刘晨来说,这都是陌生的。

苏琳就说明来意:“是桐桐看了你的留言,想要跟你商量,我们想跟你合作。从红薯的种植开始,可能我们每个月都得来一次。红薯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要直播,一直到红薯成熟,变成粉条的全过程,都要参与。当然了,前期怕影响直播,只怕是不能叫你露脸。要是被人围观干扰,不合适……”“明白!明白!”

双方签订了一个合同,吕晓娜就赶紧喊家里人,大扫除,把家里收拾干净。连农具都拾掇的整整齐齐。

第二天六点她就起床了,七点的时候两辆车来了,从车上下来十多个人。

林雨桐一身运动服就在这十几个人中间,笑着看过来:“你好,小娜!”

“你好!”吕晓娜的声音都颤了,“我到现在都觉得在做梦……”她手足无措,“怎么拍摄?”

“没什么特别的,你指挥,我来帮忙干。”

行!那就开始吧。

人都到路上了,吕晓娜才想起了:都没问人家有没有吃饭。

桐桐拿着红薯秧子,对着镜头:“这是蜜薯秧子,是一种改良后的品种。据说香甜可口……当然了,培育出来是这样的。可我们的种植需要看土壤,看气候条件。”

她蹲下身,抓了一把土,“这是沙土地,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经营这片土地的姑娘叫小娜,她研究生毕业,回乡创业。她说,她专门检测过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6,是适合红薯生长的。而今这样的土质,是有利于红薯的均匀膨大和表皮光滑的。”

她站起来,指了指周围,“看这里的地势,其实并不占据优势。这一片是占优势的,因为地势高,避免积水。可那一片,就不太适合,哪里的地势低洼,但凡下雨,必出现积水。这里的村民大多种植红薯,用红薯做粉条,他们在低洼处种植了蔬菜……以保证红薯的品质。”

这个直播并没有提前预热,就是很突然的,开始了这一场没有宣传,也没有预热的直播。

地头上,前两天还光彩照人的人,这会子蹲在低头,素颜,在地里种植红薯秧苗。但是直播间并没有跟红薯相关的链接,好似也不是在卖商品。

桐桐对着镜头:“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春种秋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来一次!真陪同种植,这几乎办不到。但我想参与它的每个重要阶段。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控旺,随后,会有专人负责,定期发种植日历……”

现在的秧苗都是用机器种植的,她坐在农用车,开始种植。一行行的,间距十分均匀的秧苗便种进去了。

遇到地头的位置,机器种不上,需要人工种植,她也都给种上。

种好,浇水,这就算是种完了,“这样的秧苗需得缓一两天,才能定苗。如今看着软趴趴的苗子,会精神抖擞的站起来……”

直播种地,没有卖相关农产品,可其他产品在当天销量依旧可观。

在直播结束前,她说:“下周,我们将前往青省,去种植土豆。随后的下下一周,我们去疆省,去看看葡萄园和戈壁滩里的枣园……紧跟着,我们会再回这里,看看我们种下的蜜薯长成什么模样了……那么,我们下周周二直播间见!”

第1900章何处通津(31)一更

直播完成,桐桐这一行没急着走。

晚饭了,吕晓娜家做了饭,请大家回去吃饭。

那就留下吃饭。吕母讷言,饭菜做了两桌子,十多个客人呢,大方桌,小方桌上都摆满了。

吕父一个劲儿的让:“坐!坐下吃饭。”

其实开车半个小时就进了县城了,但桐桐还是留下来了:“正好也饿了。”

吕晓娜把啤酒、果汁从外面拎进来:“喝点!不开车的能喝点……”

“别忙了,坐下一起吃。”

新蒸的馒头,各色的炒菜,蛋汤,桐桐一手馒头,一手夹菜往嘴里塞,她是真饿了。吃着饭,她主动问说:“粉皮、粉条都是各家自己加工,还是统一收购……”

吕晓娜正想着怎么说这个话,吕父这个年纪的人,那是有什么说什么:“县里有好些粉条厂,产出来的粉条都叫云县粉条。可有些厂的粉条好,就是咱当地的红薯粉做得;有些也是有红薯粉,可却放了食用胶,吃起来是劲道了,可也不是咱原来的云县粉条了;

还有些厂子都不见收购红薯,人家也产粉条,也说是红薯粉条,其实都是买回来的木薯粉做得,工人都是咱周围村镇的人,大家都知道的。

本地不吃本地货,只要人家能卖出去,那谁也管不着。不过,咱当地农户吃的都是自家做的。”

说着,就指着桌子上的菜:“尝尝!尝尝咱这正宗的红薯粉条。”

有一道菜叫‘蚂蚁上树’,就是用五花肉的肉沫炒了粉条,她吃着呢,不说菜的味道,就只这粉条的口感,就真的好。

苏琳跟着吃了一口:“我家的粉条应该买的不对!反正不是这个口感。”爱吃凉拌粉条、酸辣粉的人,吃到这种的粉条口感,还是很惊艳的。

她怀疑她从小到大吃的粉条都不是纯正的红薯粉条。

留在这里吃了一顿饭,走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坐在车上,几个人就讨论将来这个事该怎么操作。刘晨困的打着哈欠,“要叫种植户获利最大,就是从他们的手中直接收购。但是,这做不到卫生达标。”

王欣怡带了农家干粉条回来,到县城之后还要去特产店里买其他厂子里的粉条,回头得送检测室检测的。

她就说:“若是咱们投资,统一标准,这是最好的。”

桐桐摇头,从长久来说,咱们会疲于应对的!再说了,一直说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先富的用资本占尽先机,把最大的一部分利益先抽走了,这或许能带动一地的大经济,但并不能叫更多的人从中获利。也就是说,红薯粉条可能真的卖出了价格,但是种植户的收入并不能因此而带动起来。

到底该怎么做,她也并没有想到更优的方案。

他们在县城中短暂的停留,去高铁站旁的特产品店买了各种包装、各种品牌的粉条,都号称是云县的贡品粉条,然后直接驱车回省城。

当天晚上,桐桐跟四爷再去看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苏琳开着她家的车送他们俩,两人上楼去都没多呆。

时间太短,还没彻底搬到新房子去。

到奶奶家的时候,里面欢声笑语的。表弟上晚自习还没回来,姑姑在厨房给表弟做夜宵,小莲正在给奶奶做面膜,给爷爷做面部按摩,一家人欢欢喜喜的。

小莲开的门,一开门先愣了一下:“姐?”说着,就回头,“爷奶,我姐跟我姐夫回来了。”

奶奶这才把面膜揭开,‘哎哟哟’着坐起身来,“赶紧进来!”

小姑忙问:“吃饭了吗?正做着呢。”

“吃过了!”桐桐应着,四爷把买来的人参和茶叶递过去,“来的晚了!她刚回来,我们明儿一早就走了,非说不放心,要回来看看。”

小姑接过去,“看直播了!累坏了吧。”

“就是累了!回来看一眼,好着就行。车还等着呢,我就不停了。”

这就走了?

“嗯!过两周说不定就回来了,有时间我再回来转转……”

“那路上得小心。”

嗯!都回吧,不用送了。

苏琳看着这两人上去了不到五分钟就下来了,“不用这么着急吧。”

桐桐上了车看向楼上,笑了一下,“走吧!去另一边看看。”

姥姥家正乱,姥姥说这个不该扔,那个还有用不叫动,姥爷还捆硬纸壳,要去卖了。程丹烦躁:“一间屋子能清出两间屋子的垃圾来……干嘛呀?”

田菁在边上说:“您干嘛发脾气?”然后哄老人,“我在城郊租一间屋子,这些东西先给存进去。要不然怎么装修?”

姥姥这才乐意了:“你哪有钱装修?装修的钱姥姥给你……两万够不够?”

“我找朋友自己刷,就买点料,几千块钱的事!我自己有,不用您的钱。”

“你哪有钱呀?”

“我挣钱了!”

“那我也得给你添点……”

桐桐站在外面,因为房子不南北通透,这会子里面正收拾,门开着呢,只一层纱窗帘子隔着。站在外面,听的见,也看的见。

她就看了四爷一眼,四爷抬抬下巴:老人有人陪伴,精神有寄托,这是好事。这也是最后一次回来了,就这样吧。

桐桐这才继续往前走,故意发出动静。姥姥回头一看:“乖宝——”

“嗳!”桐桐把手里的礼品递过去,“回来看您一眼,该扔您就扔……”

姥姥不好意思的看四爷:“你看这……你们都没有落脚的地方。下回……下回……搬过去了,姥姥给你们做好吃的。”

四爷应着,“没关系,我们回来就是看一眼!车还在楼下等着……”

姥姥喊姥爷:“把手电筒拿来,楼梯黑……”

“你们别上上下下了,我自己能走。”

“叫菁菁送你。”

田菁已经把手机的手电筒打开了:“来了……姐,我送你下去。”

行!走吧。

隔壁的奶奶拎着垃圾出来像是要下楼扔垃圾,看见了就道:“桐桐回来了,成大明星了。”

“您老身体还好?”

“好好好!桐桐可是个孝顺孩子……”

桐桐就接了她手里的垃圾袋:“我给您捎下去吧。”“这孩子……还是没变样。”

桐桐和四爷跟着田菁下楼去了,身后是隔壁奶奶大声的排揎声:“……你们可真是亲亲的一家子!说说笑笑的,高高兴兴的……用着大孙女的,贴补着小孙女……也就是这孩子厚道……”

田菁听的清清楚楚的,她特别尴尬,想解释些什么,姐姐却已经上了车,“姐,那个……”

“你多照顾吧!赶紧回去,家里等着呢。”

苏琳:“……”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之为家吗?

她一脚油门,车直接开走了。

田菁转身,坐在不知道谁家不用的破旧沙发上,平时老头老太太都坐这里打牌或是聊天。

从姐姐那个角度看,是不是得挺难受的。

楼上邻居奶奶是个爱说公道话的人,这会子还在那里说说说的,“……这么大年纪了,这办的都是啥事?”

“我家的娃子,我一手带大的,我不知道咋心疼?要你管!”

“咋心疼?心疼是心疼的,可不挂心!你们这一家子,没有一个挂心这个孩子的。乖宝乖宝的叫……我看直播,我都知道,娃今儿开了一天的农用车,在地头种红薯的时候,拎着水桶给红薯秧子浇水,那铁钩子把手都刮流血了……

我都想问娃一句,她是啥时候学会开的农用车?刮了手要不要紧?去打了破伤风针没有……你咋一句都没问呢?也就是桐桐这娃有良心……娃对你们是十个头,你们对娃只有五个头,剩下的五个分给你们那个小的了!”

姥姥差点被气死:诚心挑拨离间呢?我家的事我不知道该咋办?

搬走!搬走!搬走!再不跟这种人当邻居了。

桐桐回去洗漱睡觉,睡前还跟四爷说:“就算是换成原主,又能怎么样呢?会比现在对我更好?”

出息了,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要是出息不了,更难受!也许在催促下,找个对象,远嫁他乡,三两年不回一次,才是该有的结局。

“睡吧!”有些人生来就父母缘浅,世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桐桐就不提了,问起了四爷:“你说,哪种方式是真的能叫农户获利的?”

四爷:“……”人是逐利的!你想的这个事很难操作,这有时候不在于你给多少外力,而在于他们有多少内力来蜕变。

两人商量着的时候,却不知道在沿海刚失业的一对夫妻,他们在直播间里,认出了那是他们镇上的一片红薯地,因为远景能看见家乡的一座土崖。

他们的家就在土崖上,站在家里的后院,能看见一望无际的田地。

林雨桐去直播种红薯,还要一直跟着拍,最后会落到什么事上呢?

这两口子都是当地人,都是大学毕业,三十多了,房贷车贷,孩子上学,偏偏失业了。正一筹莫展,就看到了这个直播。

那么,搭着这个顺风车,未尝不能再翻身。

于是,两口子把他们家在城里的房子挂在网上,能卖就尽量给卖了,孩子转回县城去上学,路上也只有半个小时而已,不算远。

回去,打听打听,一定能打听到谁跟林雨桐合作。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而且,他们疯狂的给林雨桐和林雨桐工作室的社交账号私信,希望对方能看到。

如果粉条加工我们都没法做得话,那么包装呢?快递发货呢?哪怕自己用废渣养猪,只要云县打出名气,猪肉都不愁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