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大海 作品

第1237章 日上三竿(第2页)

而且他要求的是和当地的民生等有关的东西,别的不说,一般人能知道个球的当地民生啊!

更重要的就是,监考官不一样,你给出的答案还得不一样。

你要是遇到个忧国忧民的主考官,那么你通过这一段话,写一些与实事有关的东西,那么通过的可能性自然就更高,你若只是夸夸而谈,那么你就算写的天花乱坠,那么很可能也过不了。

可要是主考官是个喜欢风花雪月的人,那么同样的答案,他可能会选后面那人,因为他觉得第一人太死板,第二人用词华丽,颇具美感,是个当官的好材料!

这也是为什么世家子弟更容易通过科举的原因,因为在去考试之前,朝廷是会公布监考官的,以世家的关系网,他们知晓、了解的自然更多。

所以萧塬才会说,大夏的科举制度,完全就是摆设,只是从原本的举荐,变成了走过场的科举。

但是你也不得不说,虽然几率很小,但好歹也给了寒门和普通人一些机会,比前朝是强了那么一丢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黄巢”这个人了。

为什么都说“黄巢”这个人牛逼呢?因为他感觉考进长安太难了,所以选择了打进长安!长安城内的那些贵族老爷,千年世家,硬是被这位给硬生生的杀没了,在这方面,李世民见了都得给他竖起大拇指!

传说他进长安的时候,手中有一本各个世家、贵族的族谱,后世人都说,那就不是族谱,而是阎王手中的生死簿!

点一个,死一个!

当然,这些都是调侃,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他不得而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去看书,去看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会去看的书。

“老师最近怎么想着看《春秋》了?”这不是曹平安第一次见到萧塬看书了,有时候萧塬会看一些很奇怪的书,比如《山海经》或者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说,有时候也会看一些医书,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发现萧塬看《春秋》。

在他看来,这种书老师应该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