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窑火的不可控美学(第2页)
随着时间的流逝,窑内的火焰渐渐变得炽热耀眼。通过观察窗,郭静看到陶坯在高温下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釉色开始流动、融合,那些故意加入的金属屑和矿石粉末也慢慢活跃起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熔融的釉面上舞动、交织。整个窑内就像一个奇幻的世界,陶坯们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几个小时过去了,烧制进入了关键阶段。郭静站起身,走到观察窗前,目不转睛地盯着里面的变化。火焰在炉内肆虐,仿佛在与每一件作品进行一场激烈的对话。她能感觉到,窑火正在赋予这些陶坯新的生命,而那些杂质材料也在高温下尽情展现着它们的魔法。
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郭静不得不后退几步。她知道,此时窑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至关重要,可能会决定最终作品的成败。火焰在炉内来回跳跃,像是一头狂野的巨兽,又像是一位严谨的老师,在考验着这些即将出世的艺术品。
终于,当窑炉的温度开始下降,郭静知道,烧制即将结束。她关闭了炉火,让窑炉自然冷却。这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等待过程,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她的手心微微出汗,心跳也随着窑内的情况而加速。她想象着开窑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心中既充满了希望,又有些许担忧。
当窑炉的温度降到合适的程度时,郭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打开了窑炉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混合着泥土与釉料的气息,带着燃烧后的独特味道。她眯起眼睛,透过朦胧的热气,努力想要看清陶坯的模样。当热气渐渐散去,眼前的景象让她不禁屏住了呼吸。
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件陶瓶,它原本单一的青色釉面,在杂质的作用下形成了如星空般璀璨的效果:金属屑仿佛点点繁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矿石粉末则晕染出一片绚丽的彩云,仿佛在天际流转。另一件陶罐也不甘落后,釉面上出现了独特的纹理,像古文字一样神秘,又如大自然中蜿蜒的河流,令人不禁联想到远古时代的图腾。
还有一座陶俑,原本的设计是简约的人像。经过窑变后,面部的釉色产生了奇妙的变化:一侧脸颊呈现出深邃的紫色斑纹,另一侧则是一片纯净的翠绿,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此刻交融。这种不可控带来的意外美,让郭静完全忘记了之前的担忧,内心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