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建筑系的反叛者

毕业答辩的礼堂里,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沉闷午后。赵环站在讲台上,背后的大屏幕上投影着他的毕业设计——《会呼吸的墙》。台下坐着建筑系的教授们,他们的目光或审视、或质疑,像一道道冰冷的射线。

赵环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他的设计理念。“这面墙,不仅仅是建筑的分隔,更是与居住者情感互动的媒介。”他用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屏幕上墙的结构剖析图,“传统建筑中,墙往往是静态的,而我通过特殊的材料和构造,让它能随着光线、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形态,就如同人的呼吸一般,有节律地回应着环境。”

教授们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扶了扶眼镜,率先发难:“赵环同学,建筑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精确的计算和理性的规划。你这所谓‘会呼吸的墙’,听起来更像是诗意的幻想,而非实际可行的设计。”

赵环心中涌起一股倔强,他微微挺直了脊背,回应道:“教授,建筑的确需要理性,但它绝不应摒弃感性。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我希望我的设计,能让居住者在这面墙的变化中,感受到自然的韵律,找到与空间的情感连接。”

另一位年轻些的教授也忍不住开口:“你在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新型材料,这些材料的成本如何控制?还有维护的复杂性,你考虑过吗?”

赵环早有准备,他镇定地回答:“教授,我通过市场调研,找到了几种性价比高且耐用的材料替代方案。至于维护,我设计了一套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反馈墙的状态,大大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