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母亲的艺术认同(第2页)

“妈,您真的这么觉得?”郭静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喜。

母亲点点头,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陶碗。那是郭静上个月送给母亲的,碗身上用釉料简单地画着几朵兰花,是母亲最喜欢的图案。

“你看,”母亲将碗捧在手心,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现在每天都用这个碗吃饭,街坊邻居看到了,都夸好看。我跟他们说,这是我闺女捏的,有灵魂的碗。”

郭静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这些年,她在陶艺这条路上跌跌撞撞,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也承受过母亲的质疑。而此刻,母亲的这一番话,比任何奖项和赞誉都更让她感到欣慰。

“妈,其实我一直想让您明白,”郭静握住母亲的手,“陶艺对我来说,不只是手艺,更是表达内心的方式。就像您以前用陶碗养家,我也想用这些作品,传递情感和温度。”

母亲轻轻拭去郭静脸上的泪水:“妈现在懂了。那天我收拾屋子,翻出了你小时候的笔记本,里面画满了各种奇怪的陶器。那时候我还生气,觉得你不务正业。现在想想,原来你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

说着,母亲从布包里又拿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个未完成的陶制花瓶,瓶身上歪歪扭扭地画着几朵兰花,虽然造型笨拙,釉色也不均匀,但每一笔都透着认真。

“这是……”郭静惊讶地看着母亲。

“这是我学着捏的。”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你教我的方法,我试着把自己喜欢的兰花画上去。虽然做得不好,但我想着,既然你这么热爱陶艺,妈也想试着走进你的世界。”

郭静捧着这个带着母亲体温的花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忽然意识到,母亲的转变,何尝不是一种“窑变”?就像陶土在窑火中经历高温淬炼,最终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美丽,母亲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渐理解和接纳了她的艺术追求。

“妈,这是我见过最珍贵的作品。”郭静将花瓶紧紧抱在怀里,“等天气好了,我们一起把它放进窑里烧制,好不好?”

母亲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好!我还想跟你学更多呢,以后咱们母女俩,就一起在这泥土里找灵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工作室的陶轮上,也洒在母女俩相握的手上。郭静看着母亲,突然发现她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些,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