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148章 项目洽谈室的指纹拓印实验

下午三点十七分,阳光斜切过洽谈室的百叶窗,在深灰色地毯上投下长短不一的银白条纹。赵环指尖夹着的铅笔在CAd图纸上悬停三毫米,最终落在玻璃幕墙节点大样图的某个锐角处——那里的应力计算值比规范允许值高出0.3兆帕,像一根细微的骨刺,扎在他用参数构筑的理性王国里。 “这里的玻璃厚度需要增加两毫米。”他抬头时,恰好撞见郭静推门进来。她抱着半块素白陶坯的姿态像托着一团未成形的云,帆布围裙上沾着深浅不一的土黄色印记,进门时带进来的风里,有窑炉余温和松柴燃烧的淡涩气息,与洽谈室里咖啡冷透后的焦香撞在一起。

“甲方刚确认了陶艺装置的安装位置。”郭静把陶坯放在会议桌中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坯体边缘的螺旋纹路,“但他们担心陶片拼接处会积灰,想让我改成无缝工艺。”她摊开的手掌上,月牙形的指甲缝里还嵌着细碎的陶土颗粒,像藏着几粒不会融化的星子。

赵环的目光从她掌心移回图纸:“无缝工艺会破坏你设计的呼吸感。”他抽出一支红色马克笔,在幕墙图纸旁画了个简易的陶片拼接示意图,“就像老建筑的木构榫卯,刻意留的伸缩缝不是缺陷,是让时间能穿过的通道。”

郭静忽然笑了,弯腰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皮小盒。打开时,里面整齐码着十二支不同型号的刻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却被她拿在手里转了个圈,变成温和的银弧:“你说话总像在给空间写诗。”她挑出最细的那支刻刀,在素坯表面轻轻划下一道弧线,“但甲方要的是‘看起来干净’,就像他们要求你把所有管线都藏进吊顶——美要符合他们的洁癖公式。”

赵环的铅笔在图纸边缘敲出规律的轻响。百叶窗的阴影随着太阳西斜缓慢移动,爬上郭静的发梢,把几缕碎发染成浅金色。他忽然注意到她握刻刀的姿势:拇指与食指形成的夹角大约四十五度,虎口处有块浅褐色的薄茧,那是常年与陶土、刻刀厮磨出的勋章,和他绘图时虎口处的茧子形状相似,却更温润些——像他设计过的清水混凝土墙面,经岁月摩挲后生出的柔光。

“或许可以做隐蔽式拼接。”他伸手越过图纸,指尖几乎要触到陶坯上那道弧线,又在半空中停住,转而指向自己绘制的幕墙节点,“在接缝处嵌0.5毫米的金属丝,既满足甲方的‘无缝’视觉,又能保留陶片的独立呼吸。就像指纹的纹路,看似连续,其实每道沟壑都藏着透气的间隙。”

“指纹?”郭静放下刻刀,忽然从帆布包里翻出个小瓷罐。打开时,里面是深褐色的印泥,带着陈年艾草的味道,“我昨天在工作室整理旧工具,发现这个。”她用指尖蘸了点印泥,在素坯一角轻轻按了下,一个清晰的指纹便浮现在陶土上:螺旋的中心是浅褐色,边缘晕开淡淡的土黄,像把星轨拓印在了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