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202章 工作室的陶轮电机与绘图仪的电流共振(第2页)

万用表的数字跳了两下,赵环抬眼时正对上她的目光。工作室的西窗没关严,雨水顺着窗沿流进半块锈迹斑斑的铁皮槽,叮咚声敲得很有规律。他忽然想起上周在设计院加班,绘图仪连续工作四小时后,屏幕右下角弹出的电流过载警告,当时他顺手截了屏,此刻却觉得那张曲线图,像极了郭静记录陶窑温度变化的手绘折线图。

“或许可以叫电流共振。”赵环放下万用表,指尖无意识地在泥坯边缘划了道弧线,“就像两个独立的振动系统,因为某个频率相同,开始交换能量。”他的指甲修剪得很短,划过陶土时留下浅白的痕迹,像给泥坯套了圈隐形的环。

郭静忽然握住他的手腕,将他的手指按在坯体颈部最纤细的地方。“这里,刚才因为电流跳了一下,壁厚差了零点五毫米。”她的掌心贴着他的手背,将那点偏差慢慢捏匀,“你的仪器追求绝对精确,我的陶土却记得所有微小的意外。”

绘图仪这时自动开始打印下一张图纸,电机启动的瞬间,两人都感觉到掌心下的陶土传来一丝极轻的震颤。郭静抬头时,看见赵环的喉结动了动,他的目光落在她沾着泥浆的手腕上,那里的皮肤因为常年揉泥而显得格外细腻,血管的纹路像地图上的支流。

“其实幕墙节点图可以改。”赵环忽然说,反手握住她的手,将她的指尖引向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你看这个转角的玻璃拼接方式,现在用的是四十五度斜切,但如果改成圆弧过渡——”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屏幕上的锐角慢慢变得圆润,“就像你刚才给花器收腰时做的那样,会不会更像水流过石头的形状?”

郭静看着屏幕上逐渐变形的线条,忽然想起昨天赵环带她去看的老石桥。桥洞的拱券在暮色里像道凝固的弧线,而河水穿过时,总在同一个位置激起漩涡。她抽出被他握着的手,在牛仔裤上蹭了蹭泥,“你的结构工程师会同意吗?圆弧比斜切多消耗百分之十五的材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会理解的。”赵环调出材料力学模拟软件,“我算过应力分布,圆弧过渡能让风荷载更均匀。就像你捏陶时,故意在底部留的那圈微小弧度,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重心更稳。” 窗外的雨突然变大,砸在铁皮槽里的声音像有无数根手指在轻敲。绘图仪打印到图纸边缘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陶轮的电源线跟着微微颤动。郭静重新启动陶轮,转盘带着未完成的花器旋转起来,这次她没有急于塑形,而是看着泥坯表面的光影流动——那些明暗交错的条纹,像极了赵环电脑里不断刷新的日照模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