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 作品
第213章 商务谈判的陶土筹码与空间距离博弈(第2页)
赵环翻开图纸的动作顿了顿。他早料到会有这场博弈——甲方要的是工业化精度,郭静追求的是手工呼吸感,就像此刻两人之间的距离,隔着三张座椅的标准商务间距,却在空气里弥漫着参数与温度的角力。
郭静忽然将陶土球往对方那边推了推:「王经理试试?」她看着对方迟疑地伸手触碰,「陶土的妙处在于,你用多大劲,它就给你多大回应。」
男人的拇指按在螺旋纹中心时,郭静忽然笑了:「您刚才用的力,刚好能在坯体上留下不深不浅的印子——就像我们做陶时说的『三分力』,既要有控制,又得给材料留余地。」她指尖点向图纸上标注的幕墙参数,「赵工设计的玻璃接缝允许正负两毫米误差,说是为了应对热胀冷缩,那陶艺装置为什么不能有同样的呼吸空间?」
赵环喉间泛起笑意。他看着郭静将陶土球在指间转了半圈,原本模糊的螺旋纹忽然显露出规律——原来那些看似随意的按压,竟藏着斐波那契螺旋的韵律。「手工误差不是失控,」他适时补充,翻开平板电脑里的三维模型,「我们做过应力测试,郭老师设计的陶片拼接方式,反而比完全规整的排列更能分散风压。」
王经理的手指仍停留在陶土球上。会议室空调的风从百叶窗漏进来,吹动图纸边角微微颤动,三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在发生某种微妙变化——甲方代表的椅背与椅座间的角度,从最初的九十度渐渐松弛成一百一十度。
「其实上周去现场考察,」王经理忽然收回手,从公文包里抽出几张照片,「发现老馆墙角有块自然风化的石雕,边缘磨损得很有意思。」照片里的石雕裂痕蜿蜒如溪,「施工队说要换掉,我却觉得比新雕的更有味道。」
郭静拿起照片时,赵环看见她指尖在陶土球上留下新的压痕,与旧纹路形成完美的相切角。「这就是时间留下的误差美学,」她抬头时目光与赵环相触,「就像赵工总说的,好的建筑会和岁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