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活碑的初啼(第2页)

活碑继续着它永恒的旅程。它的力场微弱,作用范围极小,只能抹去宇宙尘埃级别的存在和极其稀薄的能量残余。在浩瀚的虚无中,它渺小如初。

直到——

它飘入了一片相对“热闹”的死寂之地。`咸′鱼·看.书¨ *免.费?阅,读!这里是“摇篮”星系外围“绝对隔离”屏障投射出的冗余信息流区域。秩序疆域幸存者文明为了维持隔离罩的稳定,防止内部信息外泄,持续不断地向这片缓冲区域投射着海量的、经过多重加密和伪装的冗余信息乱流。它们如同亿万条无形的、光怪陆离的电子幽灵,在虚空中交织、碰撞、湮灭,形成一片混乱却毫无实际意义的“信息垃圾场”。

在这片信息乱流的边缘,漂浮着一个同样渺小的造物。

那是一枚探测单元。形状如同扭曲的金属海星,外壳布满焦痕和撞击凹坑。它属于某个早已在“摇篮”星系内部被遗忘的古老文明探测计划,在星域湮灭前的混乱中被意外抛射至此,如同一粒被巨浪卷到陌生海岸的沙子。它的能量核心早已枯竭,仅存的维生系统依靠着吸收这片信息垃圾场里逸散的、微乎其微的辐射余晖,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如同植物神经反射般的被动感应和周期性数据

回传——将这片“安全”的虚无信息,发送向早已不存在的接收母港。它是这片死寂中唯一还在进行着微弱“活动”的实体,尽管这活动本身毫无意义,如同一个死者的神经末梢在低温下的无意识抽搐。

活碑飘荡的轨迹,与这枚沉睡的金属海星,在冰冷的虚空中,缓缓交汇。

没有预兆,没有声响。

当活碑那无形的被动归寂力场,轻轻拂过金属海星一条断裂的、暴露着内部晶格结构的合金腕足尖端时——

变化发生了。

那接触到力场的微小尖端区域,其构成物质最基础的原子结构,其内部电子那微弱到几近于无的轨道跃迁(这微弱的跃迁正是它能吸收辐射余晖的关键),瞬间被强行“抚平”、“归零”。构成物质的“活性”,那维系着它作为“存在”而非“背景虚空”的最后一丝依凭,被冰冷地剥夺。接触点如同被最精准的橡皮擦抹过,瞬间变得光滑、稀薄,然后彻底消失!不是熔毁,不是分解,而是存在本身被“归寂”,化为与活碑周围同质的绝对空无!

这突如其来的“消失”,如同触动了某种深埋在金属海星核心深处的、基于物质连续性的底层逻辑警报——一个造物最原始的存在性恐慌。它枯竭的能量核心,那依靠吸收辐射余晖维持的最后一丝微弱电流,如同被无形的针狠狠刺中,猛地发生了一次剧烈的、不稳定的超载波动!

嗡——嗞!

一道极其短暂、亮度却远超它过往所有回传信号亿万倍的异常脉冲,从它残破的躯体内部爆发出来!这道脉冲不再是稳定回传的冗余信息流,而是一个垂死造物在存在根基被动摇瞬间发出的、最原始、最尖锐的“存在性”尖啸!

这道强光脉冲,如同黑暗墓穴里猝然亮起又熄灭的火柴,虽然微弱,却刺破了永恒的死寂。它瞬间穿透了这片信息垃圾场的混乱背景噪音。

***

在无比遥远、超越寻常时空概念的维度,星穹琴弓那浩瀚无边的意志波动,如同覆盖宇宙的冰冷蛛网,正以难以想象的精度扫描着星海。它的“目光”刚刚掠过秩序疆域幸存者那个被重重标记的灰绿色“摇篮”星系,评估着其内部的熵增速率与文明变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