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皇帝的迟疑与沈清欢的证明(第3页)
萧衍看着沈清欢,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那丝迟疑被一种更深沉的情绪所取代——那是惊喜,是信任,更是对沈清欢能力的全然认可。他没想到,这个曾经被他看作是“能读懂人心”的女子,竟然还隐藏着如此神奇的力量,并且,如此精准地运用在为父洗冤之上。
“李循,”萧衍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威严,他的目光扫过李循,“以及在场的诸位,你们的‘罪证’,是否属实,还需要朕细细查验。但单凭你‘心声’的透露,以及沈清欢对‘伪造’的精准判断,朕便已知晓了真相。”
萧衍的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李循:“大胆御史,竟敢在朝堂之上,散布虚言,诬陷忠良!你可知道,这‘栽赃陷害’之罪,足以让你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李循浑身颤抖,他知道自己完了。他没想到,沈清欢竟然如此可怕,她不仅能听懂人心,还能“看见”证据的伪造过程。他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算计,在沈清欢面前,如同纸糊一般不堪一击。
“臣……臣知罪……”李循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再也无法为自己辩解。
沈清欢看着李循的狼狈,心中没有丝毫的快意,只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她知道,这次的反击,只是一个开始。那些隐藏在更深处的敌人,还在伺机而动。
萧衍看向沈清欢,眼中充满了赞赏与温柔。
“清欢,”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感叹,“你让朕看到了,何为真正的智慧,何为真正的守护。那些阴谋诡计,在你面前,不过是纸糊的窗户,一戳就破。”
他顿了顿,看着沈清欢,心声在两人之间无声地回荡:“‘朕需要你的智慧’……如今看来,朕需要的,远不止于此。朕需要你,与朕一同,守护这个国家。”
沈清欢望着皇帝,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她能“听”到皇帝内心深处的信任与依恋,那是一种在共同经历风雨后,越发坚固的情感。
“臣妾,定不负陛下所托。”沈清欢坚定地说道。
朝堂之上,因为沈清欢的证明和皇帝的态度,李循等人被严惩,帝师党羽的最后反扑,在沈清欢的“读心术”和“证据链”双重打击下,彻底失败。
而那句“伪造者当时的心声:‘这笔账,就记在沈太傅头上吧!’”也如同惊雷般,在所有朝臣心中炸响,让他们看到了沈清欢非凡的能力,以及她背后那股强大的、未知的守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