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上进的安亲王 作品

第35章 入场(第2页)

王家村三人早就练习过,倒是得心应手。张明德和郑宏达着实费了两天功夫。

再来说说他们的考篮,都是三层提梁设计。里面除去文房四房,还放置了一天的口粮,和各种药物。

古代考篮

博物馆里的清代考篮,左边放文房四宝,右边放食物。

因为有分到臭号的可能,所以王信他们准备了佩戴的香囊,还有可以用来口含的香片。

几人都带着抹布和油布,用来打扫号舍,遮挡屋顶。

重点还要带上艾条焚熏,因为南方潮湿号舍多虫子。

王信甚至还带上了雄黄粉,万一有蛇就坏事了,听说往年号舍就有被蛇咬的考生。

王阳这几天也每天过来,和他们说一些外边考生都在购买的东西。

免得大家有遗漏。

同时王阳还听一个去做过县试的守卫同僚说,考试院去年修整过,这位县令大人是一个干实事的好官。

王信不由得沉思,人民群众的想法真的朴实,只要不是过分的横征暴敛,稍微做一点实事的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官。

二月十七,大家再次把要带入考场的东西检查一下,确保没有遗漏。

王成他们今日也把面混着油盐炒好,干菜带好。小炉子木炭都装好。

王信人小,东西多。看着有他半个身高的考篮,他有些欲哭无泪。这要怎么带入考场?

不光他发愁,就是年龄最大的张明德也提不动这么多东西。

好在王成托王阳提前打听了,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年龄小,提不动考篮的考生,县令大人许可花十文钱雇佣考场守卫帮忙。

说白了就是这个县令还算是比较人性化,既解决了考生问题,还为自己的下属谋求了好处。

不要觉得十文钱少,考生多,守卫少,每人都不少挣。

所以此次进场还要带着铜钱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这古代考试可是真的麻烦又费钱,报名费,请廪生证明费,这进场了还有运输费。

没钱真的走不到这一步。

不知道那些小说中的穷困潦倒的书生男主,是怎么走进考场的?

王信表示深深的好奇。

今日他们需要早睡,凌晨时分就要去候场。

王信以为这样紧张的夜晚他是睡不着的,可是没想到,他躺下念了两遍清静经就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