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上进的安亲王 作品

第53章 府试(第2页)

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

这些问题依照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于方田、粟米、衰(音cui)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

王信老老实实的从九章算术第一页开始学习,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学过数学而高人一等。

相反,他觉得通过学习之后,他反而觉得自己对于古人的数学头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放到现代,若是让他计算一下堤岸用土什么的,他反而不会,尽管他数学学习过,可是现实却不会实际应用。

学习过九章算术之后,再结合一下现代数学知识,他反而对于各种现实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府试数术题大概也考虑到学子们的学习情况,考的并不难。

至少王信在九章算术中见过类似的例题。无非就是勾股问题,九章算术第一章就涉及到了。

他先把这道题写好答案,然后开始思索策论。

昔商汤网开三面,泽被禽兽;周武散鹿台之财,惠及黔首。汉武罢黜百家而儒学兴,贞观纳谏如流以致盛世。今欲兴教化、振纲纪、安黎庶,当以何道?察古之仁政,参今之时势,试论德治与法治并行之策,兼析宽严相济之方。或引经据典,或指陈时弊,毋得空言,务求实际。

这道策论以前他也曾经写过类似的,这样的仁政论题这几年是官员比较常考的主题。

此次府试出这道题,可见这知府大人是一个务实的官员,不过从这道题本身来看,主考官应该是偏向于实施仁政。

王信思索半晌,才决定围绕“德治与法治并行、宽严相济” 这一核心,先阐述德治与法治各自的重要性,再结合古代仁政案例及当下社会问题,探讨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最终给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写完之后,看一眼贡院中的日晷和漏壶,此时已经是申时初。贡院中因为要时辰精准,这两样看时辰的东西都被使用。

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但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如阴天或夜晚,日晷就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