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写书
受收到了上司的启发,王林决定回家之后就和王信商量写一本针对童生试的书。
自从王信开始科举以来,王林和王成已经是开始重视他的建议。尽量把他当做大人看待。
这个年代,能够出书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当然话本子不算。
文人写话本那都是偷摸进行,用的笔名,否则泄露出去,会让人指指点点,影响名声。
可是写这些文学理论书籍不一样,修书立传是能够族谱单开的大事。
所以很多官员也会出一些文集或者是诗集,为自己赚取一个好名声。
王信这边和表哥们的交流也很友好,他们讨论了各种经济学问。
没有参加考试的张家表兄还有刘家二表兄三表兄,都非常虚心的请教王信和刘锦阳二人。
“信哥儿,你说这策论是文采重要还是内容重要?”张家大表哥张林问出来一个没有参加县试的几人都关心的问题。
“嗯。”王信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首重言之有物,文采次之。若是能够二者皆能出彩,必然是必中的文章。”
大家点头,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这个答案,可是从王信嘴里说出来似乎就具有一定的力量,让他们可以勇往直前。
“你们可以多做些题,就跟信哥儿作诗似的,多加练习,明年若是要去参加考试,想必是胜算大上一些。”刘家大表哥在一旁风度翩翩的补充了一句。
大家又点头,刘锦阳和王信都是这次考试的胜利者,他们说的方法必然是非常实用的。
“明年我也要县试了,总是心中忐忑,这京城周边县城也是高手云集。”张家大表哥张松叹息。
他们家和王家不一样,是商户转型,没有文化底蕴。甚至和刘家也不能够比较,刘家是出过举人的。
王信看了张家大表哥一眼,心中就明了他的担心,他忙鼓励他说:“表哥万不可看低自己,你的学识是扎实的,再多加练习应试文章,一定能够通过。”
张松点头,心头略微放松。他决定多来王家和王信请教,要是能够遇到王爷爷,被指点几句,那就更是惊喜。
和小伙伴放松一天,王信觉得自己这一年来因为考试而来的疲惫和紧张都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