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上进的安亲王 作品
第73章 月考成绩(第2页)
王信恍然大悟,对啊,他学习无非就是为了习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爷爷能够成功在官场上到今日,靠的无非就是自己的中庸之道,他也要如此延续下去。
观点没有对错,也不在于偏于哪一边,而是在于能不能够让上位的人相信自己的观点,注意到自己,从而取中自己。
是他钻了牛角尖,非得论一个观点的对错。这又不是前世的辩论,非得分一个高低,这是封建社会,他们争的是迈入官场的入场券。
他还是好好学习,大家的观点中所有优秀的地方都是需要他汲取的养料。
翌日,周夫子公布了成绩。
王信和杜尚知的文章得了一个乙上,只有李思远师兄的文章得了一个甲。刘锦阳和周谦昱的文章都是乙下。
周夫子给李思远的评价的是观点老套,可是文采斐然,言之有物,能够旧瓶装新酒,也算是推陈出新。
给王信的评价则是观点新颖,言之有物,然而文采欠佳,需得磨合文笔。
给杜尚志的评价则是观点老套,全文忠君向上,一片丹心,然歌颂过多,需在斟酌一二。
至于刘锦阳和周谦昱的文章,给的评语则是童言无忌,一心为民,然则对上少了敬畏之心,文章需要重新来作。
众人拿到自己的文章,看到朱红色的批语,哭笑不得。
王信心中信服,和爷爷的评论一样,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所以对于夫子的评价全盘接受,甚至还借到了李师兄的文章好好观摩了一番。
怪不得人家李师兄能够得到甲,整篇文章,明明是歌功颂德,可却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一丝阿谀奉承的感觉。
学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啊,原来夸人还可以这样夸啊。王信觉得自己大开眼界,暗暗记下来,以后可以学习一二。
大家开始动手修改文章。周夫子去隔壁给学童们上课。
他还把王信带来的王林写的县试小题集读给学童们听,特意给王林打了一波广告。
周夫子一出去,大家紧张的情绪就缓解几分。
王信也不言语,认真思索,自己该如何修改能让文章的可读性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