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进学宴席2(第2页)
巳时三刻,两位中年官员联袂而来。
二人都没有穿官服,只是穿了常服。
一人难掩威严,一人却儒雅文秀,浑身透着书香气息。
王信他们都站起身对着两位大人拱手行礼。口称见过两位大人。
知府大人笑着说道:“我这次也是受到张学政的邀请,见到你们这些才俊也是开心,真是后生可畏啊。望尔等之后耐心研学,早日荣登桂榜。”
知府大人的祝福不可谓不贴心,他们如今要面对的自然就是乡试,他就直接祝福他们上榜,这可真是让人激动。
众学子再次躬身行礼,齐声说道:“多谢大人吉言。”
知府大人和张学政都落座之后 ,张学政才摆手示意大家落座。
王信他们这才坐下。
张学政总结了几句这次考试的亮点之后,才笑着说道:“此次的秀才确实是青年俊才。”
这一届三十六位秀才中,最小的就是王信年十二,最大的便是贾理和钱有仁,也不过年三十三四,几乎可以说是青年俊才。
他先是笑着环视了一番众人,目光在贾珠和王信还有刘文秀身上分别停顿一下。
这才笑着似是不经意的问道:“贾国公的孙儿是哪一位啊?”
贾珠也没有想到学政大人会先点到他,站起身行礼:“正是学生。”
张学政端详了他一番说道:“你父亲最近可好,说起来我们也有将近三年不曾见面。”
学政的全称是“提督学政”,也被称为“督学使者”、“学台”、“学宪”、“学院”等。
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明朝,清朝时得以延续和完善。学政的主要职责包括主持院试(即童生试)、岁试和科试,以及督察地方学官和生员的表现。
他们是由朝廷从进士出身的官员中选拔出来的,通常带有原品衔,任期为三年。
学政虽然不属于地方官,但其地位相当高,仅次于巡抚,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张学政原是翰林院的官员,与贾政平时也有关系往来,因此此时对于贾珠倒是和颜悦色。
贾珠拱手回道:“家父身体康健,多谢大人惦记。”
张学政嗯了一声,示意他坐下,又问道:“王员外郎的孙儿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