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师兄弟的谈话(第2页)
这是林鸿玉第一次当面叫他师兄,可是却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猜想。
兄弟二人长吁短叹了一会儿。
王信才劝说道:“自古邪不压正,只要我们立身正,他们断不敢闹到我等面前。你看他们这几次行事,都不敢硬抢,也就说他们一定是有所束缚,不敢明目张胆的使用邪术,或者是进入内宅抢人。”
林鸿玉一想确实如此,也就心中稍微安定一些。
他笑着说道:“还未曾恭喜,你如今可是相公了。”
王信摆出一副很讨打的样子说道:“那是,你师兄我是谁,乃是有着神童之姿的人,一个小小的乡试,岂不是手到擒来。再说了,我师父乃是堂堂的探花郎,我可是要继承师父名次的人,岂能失败。”
林鸿玉被他逗笑,说道:“你这脸皮厚度都可以和城墙媲美了。”
王信急道:“这哪里是脸皮厚,这叫自信,自信懂吗?我们读书人那就应该脸厚不知羞,眉高何所愁。这是老祖宗总结的经验。”
林鸿玉笑出声:“你这两句诗引用的极妙。我等自然是要长久的门楣高举,自是不想倒楣的。”
王信点头说道:“正是这么一个道理。”
楣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容在下小小的解释一下。
举子们在临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
所以我们后世所说的门楣就是指这个,倒霉也是这么由来的。
这也是王信读书之后才了解的,他觉得挺好笑的。
这读书人说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其中的讲究程度一点都不比无知的老百姓低。
等到王信要春闱的时候,他们家门前估计也要竖起一根旗杆了。
王信又想起来一件事说道:“师弟,我和贾家叔叔应该就在这几日要办宴席,你可是要破费了。你不知道,这回乡试,我还遇到了走水。”
林鸿玉一开始听到他们要办宴席,不由得扶额,他的宝贝啊,又要流逝一些。听到走水二字,他着急的问道:“你们都没事吧?”
王信笑着说:“我倒是无事,可是我有一个朋友,他就经历奇特了一些,此人才学极好,按说应该高中才对,只是运气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