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上进的安亲王 作品

第230章 品诗簪花(第2页)

周家学堂中一位已经考中了童生的学子说道:“夫子总说我等若是想要进步,就必须经常和众人交流。果真是如此。今日这场菊花诗会倒是让我学会了很多作一首好诗的方法。”

另一位同窗也说:“是啊,我以前以为作诗就是有感而发,或者是讲求各种韵脚。可是今天我才知道,一首好诗可不是简单的堆积典故,而是要有情有景,缺一不可。”

这是一位刚刚入学不久的小蒙童,王信闻声看去,鉴定完毕。

大家都围绕着众人的诗句进行点评,好的句子就念出来给予一定的赞赏。

大家都认真的听着众人的评论,这可是学习的好时机。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和林鸿玉一样,作诗就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信手拈来。

如同王信这样不爱作诗的人不少。

只是王信从来都是随众,他没有表现的太过于明显,每次也能够做出一首应景的诗作。

所以众人都知道他的诗作水平不怎么好,可是从来不知道他非常抵触每当有事的时候必作诗这件事。

不得不说,王信平时的伪装是非常好的。

他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个才华出众,心怀大志,逢考必过,人品贵重的人。

反正和他来往的人,就没有不说他好的,可不是那种伪装的好。而是真正的好。

王信待人真诚,从来都是以诚待人。

就算是周夫子学堂中的那些蒙童们来问问题,他也会耐心解答,从来不因为他们问的问题浅显而看不起人。

所以他的人缘非常好。

以往,很多周夫子学堂中的学子在散堂之后就会来王家找王信请教学问,顺便在排队摸一摸左右两边的石头。

给自己增加文气和福气,又顺便解决了自己搞不明白的各种问题。这些学子们都乐意的很。

看大家都评论的差不多,王信笑着说道:“既然是菊花诗,这得到了魁首的总得有点奖励才成,我可是给咱们的魁首准备了一朵不一样的菊花,等着你簪花呢!”

说完,他接过丫鬟提来的一个花篮,其中装着各种各样的菊花。都是在花园中剪下来的。就是为了留着大家簪花使用。

他拿起一朵紫色的菊花走到林鸿玉身边,笑道:“来,师弟,师兄为你簪花。”

林鸿玉也不躲避,笑着让王信把那朵紫色的菊花插到头上,他笑着说:“想不到提前体会了簪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