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宫里正在议论废后(第2页)

萧彬来找苏晚晚请示捐赠款的第一笔支出的时候,苏晚晚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萧彬在这边待的时间长,倒是清楚其中症结所在。

“之前朝廷奉行‘纳粮开中’之法,商户们为了能赚钱,招揽民众来边疆开垦荒地,就地纳粮,换取盐引挣钱。”

“边疆人多产出多,东西价格也还算公道。”

“可弘化六年改成‘折色开中’后,全国各地的商户们只要向户部缴纳银子就可以换取盐引,就没人愿到边疆开垦荒地种田了。”

“边疆的粮食物品只能从内地运过来,车马劳顿,成本全在脚力上,自然就贵。”

苏晚晚若有所思:“若是重新开垦荒地,招揽人手种粮食,是不是就可以把价格降下来?”

萧彬顿了顿,“这是亏本买卖。”

“我的意思,我的那些嫁妆,不是卖掉折成银两捐给九边。”

苏晚晚眼神深邃而坚定,很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

“而是继续留着,靠每年的利银在这边疆修路垦荒。全亏光了也没关系。”

来宣府的路上她就发现,出了居庸关的官道破败不堪,很显然年久失修。

这些年朝廷开支太大,军费不足。

即便强制百姓服徭役,边疆百姓流亡者居多,人数也很有限。

相比手工业极其发达的江南地带,这里可谓是穷山恶水,民生凋零,苦寒艰难。

萧彬眼神深邃地看着苏晚晚,“好,我来安排。”

即便边疆粮食棉花价格很贵,愿意种地的人还是少,因为种地还是亏。

没有盐引方面的利润的贴补,一般商人不可能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苏晚晚因为嫁妆基数足够庞大,产业又都是盈利的,只是投入每年的利钱,倒也不怕。

两人又沟通了一些细节,到了中午,苏晚晚留萧彬用午饭。

苏晚樱偷偷眨眼睛,笑嘻嘻问:“姐姐,萧大人是不是喜欢你?”

苏晚晚顿了顿,脸色有几分恍惚,“你别胡说。”

刚才他们说话都是公事公办的态度,语气透着疏离和客气。

“我可没胡说。”苏晚樱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他看你的眼神不一样。刚才出去的时候,回头那一眼看着好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