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宫女为妃17(第2页)
余莺儿不想去赌,万一太后发癫了想弄死她呢?
太后能有多大损失?估计小的可怜。
只有让太后知道皇帝心中有多看重她,才能不被太后捏死,她总要顾忌着皇帝的看法,哪怕为了她的亲亲十四好大儿。
不久,太后就了解了一部分的前因后果。
那余莺儿是家中长姐,有一同母弟弟,阿玛和额娘不必说,肯定是偏心弟弟的,于是她便怀恨在心,一朝翻身就想要狠狠报复回去。
只是额娘毕竟是额娘,余莺儿让其住在耳房小小作弄一番也就罢了。
而她为了她弟弟亲自在皇上面前求了一位大儒做老师,这原本是值得称道的,长姐关爱幼弟自古以来都是美谈。
太后的人却了解到,弟弟时常被老师打得下不来床,手上也被打得没有半块好肉,笔都拿不了,何谈读书呢?
太后闭眼,深深呼进一口气,只觉原来如此。
她那大儿子,睚眦必报,身为帝王,却必须克制,不能放肆。
余莺儿和他何其像,却比他肆意妄为得多,想必看着余莺儿高兴,她那老四也感同身受。
他们俩就连得势之后欺压弟弟的手段都相差无几,一个是以孝道为借口,让弟弟去守皇陵,实则就是流放。
一个是以读书为理由,见天儿的让老师对弟弟棍棒加身。
其实,太后不知道,余莺儿碍于宫规,不能在弟弟面前和额娘亲亲密密的示威,整日怏怏不乐。
还是皇帝亲自帮忙给她出的主意。
当然,皇帝帮忙帮得很快乐就是了。
其余之事,过于私密,余莺儿也不准备泄露,只她和皇帝两人知道即可,太后不得而知。
但仅仅凭借知道那点儿东西和对大儿子的了解,她就知道余莺儿绝对动不得。
这次没真的出事还好,真出了事,只怕后宫要闹得个翻天覆地。
而她这个太后,一个同样偏心弟弟的额娘,在余莺儿的事上更是要绝对的清白才成。
万万不能让皇帝联想到什么。
太后立刻吩咐下去,若皇后固执己见,仍要暗害余莺儿,所有人手不得听令。
不得宠的皇后和能影响皇帝的太后之间,两家自然都是听太后的,哪怕乌拉那拉家也不例外。
于是,皇后便听到剪秋来回禀:底下的人不肯动手,气得她头风又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