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战列舰 作品

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余(第2页)

  更何况,砍伐也无法把所有用水全部给烧开!

  “烧开水”这样操作,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点电”“几分钟煤气”。

  但对于古人聚落地的人来说,所消耗的柴火是每个月多那么几十文钱。而对于大军行军临时驻扎的荒野处,且不说古人了,就拿现代来说,美军是拿直升机运水,毛子更是因为用水难以保障,在帝国坟场机械化部队变成了大笨熊,被游击队们蜂扰下,只得抱着头苦恼。

  武飞此次出征遇到这个问题,花费二十天才完善了兵法中一整套应对方法的实战运用。

  首先从行军扎营开始,就必须要根据兵家的“堪舆风水”来布置营房。在兵书上是这么个用词,武飞仔细研读确定,这是一套经验积累丰富的居住区划分情况,用水区和人畜粪便区进行远距离隔离。并且保障用水区在地势上较高。

  至于不小心让粪水区地势较高会怎么样,武飞前世玩的某款“都市天际线”中记得某些玩家们那有味道的操作。

  而在营建完成后,进行第二轮操作,武飞命人挖出干净水池,垫上洗干净的石头,引入水源用生石灰提升碱性来消毒,进行静置和暴晒。同时为了防止下雨导致周围的污水进入池子中,还在池子边垒起足够高的壁垒。

  这样的水,是可以给马匹牲畜来喝的同时,也可以用于早上各个大营的洗漱,而要进一步人饮,还是要进行煮沸。

  只需要保障人饮,柴火消耗量非常少了。

  而石灰包,则是被纳入军用物资,混在粮草麻袋中,纯粹是当干燥剂来用了。

  武飞作为现代人所知晓的:自来水厂应当是准备氯氧化物亦或是高锰酸钾,才是完备消毒方案。加石灰用现代人养生学来说,增加结石病的概率。——但是与南疆的莫名其妙瘟疫危害相比,两害取其轻。

  现在在武飞狠抓下,各军在扎营后整备自己水源的重要度,已经和保障大军粮草在同一个重要级别上了。

  除了上述“营地建设”之外,还重点和当地一些向导建立长期友谊关系。

  在武飞的指示下,大军对村落中的猎户们是相当客气,在查明这些猎户在当地关系是脱离部落大族群后(脱离部落的原子化孤寡),即放心给予他们狩猎的铁器,并且给予了“铁劵票”这类的铁钱,指示他们可以依靠这些铁钱和大军商户这边购买布匹盐巴等各种物资。当然了,他们就算不去北边赶集,来年商队敲门后也认这种铁钱。

  …战役无声无息结束了,武飞仅仅靠着不战对峙,就完成了“略占上风”的战果…

  南疆武装大游行,武飞本部只发出了寥寥三百支箭,这些箭头没有杀敌,而是赏给山岭中虎豹豺狼们。几个月下来刀枪都生锈了,但是铲子铁锹倒是被用的鏳光瓦亮。

  随着大营的炊烟从灵江北岸边彻底消失,灵江以南那个火焰洞窟中,对着撒腿就跑的武家军进行了咒骂:“你们这是怯战不前!”

  这位曾经四百年前还是大爻太子的邪修,过去在朝堂上听到南疆边界,都是在哪里斩获多少。而现在这种武飞这种“传统功夫,点到为止”的操作,他是没听过!

  武飞这边:我完成了战役全部目标后,为什么要莽?

  经济层面上:雍鸡关中的商品已经全部清空了,转换成了南疆土货,接下来几个月都是把土货输送到北边去。

  军事层面上:山中可以饮用的河流,以及各种草药,虫蛇都在大军绘图师们的记录下,整备到“南疆水土志”的图书中。

  这次大军出行,武家军主力战兵因意外留在南疆的,只有二十八人。而整个商队护卫队那边零散统计不超过百人,这是历次出阵南疆后,损伤最小的。

  …秋去春归…

  戍天历29年1月,雍鸡关颇有一番春运火车站的热闹风貌。半年前,岭南各个村庄招募的役农,从各个道路上奔流而来,汇聚在雍鸡关,形成了一个个方块阵列,再然后出关,在关外进行了一系列掘土修营等工作,而半年后,大家还在诧异敌人在哪时,得到命令:可以回家了,于是乎背上行囊集体回到雍鸡关。

  在回关后,役农们被领到关内一个个镇上解散。随后则是各队内老乡会的大哥们牵头,带着老兄弟们在关中这些镇子上的市坊放纵一波,大醉一场后,各回各家。

  这些岭南的役农们将自己满当当的银叶递给了家中的老父母,随后将大军分发的“布劵”“糖劵”“米劵”等铁制票劵塞给了家里的女人,让她看着时间,和自己去集市一趟把货给领回来。

  因为所有役农们回家前,都被嘱咐了,“顺风商行”会在两个月内定时经过这些役农们老家附近的集市。(参考公交车定时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