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战列舰 作品

第63章 天下大乱(第3页)

  久而久之,老家的安宁对他们格外重要。如果朝廷在天下大乱时,让这些兵卒们抛家离土,远迁到千里之外,那多半是要有祸事。

  旁白:不管一支军队先前有多少头衔,有多少沙场经验,一旦故土被掏,立刻就成了无根浮萍。就诸如安史之乱后,长安的兵卒们随着“圣人天子”入川。半途在马嵬坡,就哗变了。

  大爻固然可以跨几州几府调兵,但必须要保证兵将走后,家没被偷。

  尤其是在天下人眼里,大爻朝廷这几年,昏招频出。异相就更能被人联想了。

  人们开始纷纷翻旧账的讨论:最初明明只要给渤郡守关兵将们足够的粮饷,就能将北方孽龙们挡在关外。结果因为渤王谋反,产生了猜忌,让龙族夺关而入。

  随后呢,明明只需要保持三路大军轮番上阵消耗。却硬生生遣动了十五路大军,妄图泰山压顶,倾半国之力来行险。

  最后,这泰山压顶明明到了最要紧的关头,朝堂上诸公却保举了周王前来摘果子,将好好的围剿战,变成了“风雨飘摇”的防守战。

  朝堂上这些人,一次次在军国大事上乱来,不负责任的抽身离去,如今不仅仅是武撼峦等将帅对朝廷的能力产生了质疑。就连前沿的普通小卒们也在怀疑,大爻是不是气数消减了。

  ……

  戍天历30年7月份,多路大军纷纷返回北方闹了民乱的诸郡,竖起大旗开始剿匪,同时发送“只诛首恶,放下武器归家,可既往不咎”的戡乱檄文,几乎是一个月就平靖民乱。

  铁甲长戟对草衣竹竿几乎没有悬念,随着一地中最大的起义军被围住剿灭后,大多贼寇逃入朝廷找不到地方,对山林野泽进行新一轮开发,轰轰烈烈的叛乱就如同夏日雪花一样迅速消融了。

  但接下来,这些大军们,面对朝廷的宣调。则是以“疲惫”“需要休整”为由,开始拖拖拉拉。

  在朝廷诸公眼里,这些大军已经如同牛皮糖一样,开始黏在了地方了。没错这些大军们直接在当地开始坐营,与地方豪族们勾勾搭搭。

  而在同年4月,也就是北方诸郡民乱刚发生时,逃走的渤王在大爻西北,星州方向出现,与胡人相互勾结,立国为贯,声称朝中有奸佞,需要清君侧。在8月后拿下了雍州。

  戍帝震怒,下令附近州发兵剿灭此贼,奈何星洲处于大爻西北,现在民生疲敝,难以供大军征伐。然而陛下对雍州叛乱的重视程度格外的高,依旧是下诏讨伐,新上任的大司马则是看出了陛下的心思,草拟诏书。

  随后,西北诸州得到诏书后,开始摆出作战姿态,严封住了渤王所立的贯国扩张。

  在戍帝命令下,戍帝的另一位儿子乐浪王,他的封地浱州紧挨着雍州,在得知了自己哥哥叛乱后,立即如同疯狗一样北上,一路上杀戮造成了血河。

  戍帝一直以来就不喜欢乐浪王,对其嗜杀好斗非常厌恶,然而对此戍帝已经顾不得心疼子民了,而是冷酷的看着两个儿子之间杀伐。

  戍帝如此紧张兮兮,是因为这涉及到了“帝系”的问题。

  遥想四百年前,大爻出现了宫闱祸乱,当时还是至德太子的戾储,妄图逆天改命,私下修习神通术法,与离火宗的妖邪沆瀣一气,残害百姓。多亏当时英明神武的亶王将戾太子诸党羽的罪行调查清楚,禀明圣上,还了大爻一个朗朗乾坤。

  而那时的亶王,就是眼下皇朝的帝系。这个帝系当年是自诩有德者居之,但是这几百年来一直是有反贼们声称当年是亶王篡位,甚至五十年前那场共合之乱中也有这种妖言惑众。

  几百年来,亶王的帝系面对这样的谋反言论,那是露头就毙,绝不姑息。

  戍帝非常明白现在礼制天下的逻辑:对于天下的兵马和世家来说,若是有第二个皇家子嗣,自称自己是正统,那就有理由观望。

  戍帝还不想把这个祸乱,留给自己的儿孙,故在渤王这个逆子冒头时,戍帝昭告天下:“废渤王为庶人。”

  ……

  关于大爻天下的大乱,北方却出奇的安静。

  浦娥遏制住了此时国泰的动兵,因为她也看到天空月亮,吞噬着大地上崩坏灵脉,昊天界毁灭之前也是这样。

  请收藏本站:www.abl23b.lol。笔趣阁手机版:m.abl23b.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