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朝局震动,新旧(第2页)
等到顶着盾的昊天龙卫长戟甲兵压上来时,大爻后方混乱更大了,随即大爻东南侧率先崩溃了,紧接着则是连锁溃逃。
…天命…
一个时辰后,赵诚看着爻军本阵在十公里外重新集结并且稳步撤退,叹了一口气。
刚刚那一战他打赢了,但是并没有全胜;昊军率先打崩了爻军左侧,但爻军中军两千人还稳稳地镇压住了半个时辰。
等到那两千结阵的精兵最终被弩箭射崩后,戍帝旗帜在后面三里地外赶来的生力军中重新树立起来,大爻不只是这一路五千军马,后面还有。
戍帝带来的各路藩镇兵马实在是太多了,精兵良将如云,在挨打的情况下,只要不一次被揍的解体,那么就不算完败。
爻军如同冬日寒冰,虽然下一把力气将其搅碎成了冰粥,但若是慢了一点,就会重新冻结上。赵诚现在已经歼灭不少爻军将领精锐部曲,但他已经撑的吃不下啦。
爻军以戍帝为中心的军阵现在再度集结,固然残余的士气让其没法继续再战了,但也不是昊军能够冲杀拿下的。
赵诚现在只能看着爻军结阵撤退。至于溃退的那些兵丁,也无法衔尾击杀。
至于赵诚这次进攻,已经是主动向前突击两次了,从一开始推平轰日限,到现在击溃戍帝本部一共是推进了五里地。现在再向前推进十里地,那就打不赢了。
《孙子兵法》云:卷起铠甲,轻装快跑,日夜不停,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行进,奔袭百里去争利的话,那么,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精悍在前,疲弱在后,按通常规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到达。
赵诚现在虽然确定武飞在渤郡,但是从和浦娥的交流中得知,浱州有一个善于打突袭的将领。如果自己完全不留空档,在现在厮杀得非常疲惫的状态下继续憋着一口气追击。那么,那个浱州将领若是直接照抄赵奢的阏与之战的答案,突击至背后径道,断掉最后一条粮草带后,再以逸待劳,赵诚目前的赢局会急转而下,全盘皆输。
于是乎赵诚也决定全军撤退了,然而戍帝这儿也并不安稳,在赵诚走后,他的暗卫探查到麾下将军似乎是在密谋什么。
…战后余波…
戍帝亲征遭遇挫败后,导致升龙关以西的大爻领土并没有被夺回来。
这导致在山河社稷图上,北方原本大爻的色彩加速异化,开始变的五彩斑斓起来。各个州府官僚都开始上报境内的将门跋扈。
10月19日,消息传到了大爻朝堂上,让爻都上下剧震。自从两个月前武飞发起攻击,一路克定渤郡后,大爻朝大有伪昊不堪的论调。
十天前渤地传来消息,武飞是带着一支偏师做到连战连捷,而戍帝则是集结了北方的精锐,也该是澄宇清世了吧?但现在却打成这个样子?!
西边的战事和渤郡的战报几乎是同时传来。但爻都中的高门大阀所传言的都是“戍帝被困”的话题。
在那些心怀大局的朝中大佬眼里,眼下戍帝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头等大事。
胡须发白的老臣:“陛下那边能够撤回来,比谁都重要!”
朝会召开前,朝中稳重派系在在天宫下司徒老人家的府上开了一个小会,其中司空家中世子道:“渤敌现在民气沸腾,军中三战三捷,士气正旺,绝对不可能望风而降。所以苦一苦东市军,抽身向西,或向北,总之得发起进攻!这样伪昊就顾不得追击陛下了”
烛台旁,侍女们拿着剪刀将烛心剪掉,以便于灯火更加旺盛。
司马,司徒,司空意见统合,让兵部连夜草拟一道军令,旨意内容很简单,命令东市军立即拿下顾首关。
视角来到周王府周围,另一派野心家们,也在开始密谋。周王府内幕僚从宫中出来后,来到一些朝臣家中进行商量,预备在第二天的朝中庭议“搅动风云”。
君权神授下,统治者法理来自于虚拟的“至高”所定。而在东方,“天意难以揣测”。
新君只有上一任承载“天意”的君王认可才行,这样认可的最高优先级是“亲口钦定”,其次是根据储君原则。
大爻是家天下,在帝王家身边为其统治服务的辩经者们:整个天下是一家之财。
渤郡那边的战事,是这“君王家财产”的一部分,故在稳重派眼里,他们是可以舍去一部分来保住全局的。
对于周王幕僚们来说同样也如此;周王府一位幕僚,名速旺的:“若是周王能登临大宝,天下那些小家可以暂时舍去,日后再徐徐图之,到时调动天下兵马夺回。”
在野心家眼里现在的关键是:西边的战事中,戍帝到底还在没在?这决定着整个家产现在能不能合法地过户给周王。
自从渤王争储失败后,周王身边汇集的幕僚愈发活跃。大爻玉阶上能站着的人是有限的。并且自己能站上去之外,还不希望自己讨厌人站上去,要“众正盈朝”嘛。
说不好听的,随着周王储君位置稳了,这帮人迫不及待想要提前兑现自己先前的努力了。
旁白:东方古典王朝,哪怕君主心中对储君位置很明确,也要给储君扶持一个对手,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君主讨厌嫡子,而是在储君身旁党阀们,在“无敌地等待上位”的过程中,会逼着储君极端。
此时此刻,这些周王身边投机分子们都是世家派来的,世家们在戍帝继位后先是有过一阵轻松快活日子,但随着戍帝对朝局把控的越来越有问题,世家们已经觉得戍帝不够“仁”,有些暴虐了。
第二天朝会庭议开始,在周王主持下,朝中各方势力在一开始抒发了忧国之心,表明自身“也是为了国家”的立场后,随后开始了决策上交锋。
有的朝臣论述应当立刻派兵,并且派出使者去昊国谈判。——这是周王派系收买的人,纯属是搅局的;要夸大局势糜烂程度,用来打击戍帝威望,他们甚至希望戍帝此战后销声匿迹,第二天周王就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