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酒酒 作品
第174章 盛事(第2页)
此次遴选绣娘,崔清漪想着有了这次的开头,今后朝廷在此处选拔绣娘怕是会成为惯例。
抛开对皇权的畏惧,单从这件事来看崔清漪觉得是件好事。
这就像前世国家在偏远山区选拔尖子生是一个道理,虽只是一个小小的绣娘,但和皇宫挂钩那就是不一样的。
只要从东平县出去的绣娘们技艺扎实,今后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东平县,知道东平县有善刺绣者。
那么东平县的女孩子们将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不管是进入达官贵人的府邸做专属绣娘,还是到各地的绣坊里做工,还是自己开办绣坊都是出路。
崔清漪想借着这次公开遴选绣娘的机会,让更多的百姓和女子们看到学习刺绣的好处,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姑娘们加入崔氏女学,将崔氏的刺绣技艺发扬光大。
也希望有一天这些姑娘们在天南海北相遇,能看在她们同出一门的缘分上互相帮助。
周砚修只听崔清漪简单提了一嘴便同意了,也欣然接受了崔清漪的邀约担任绣娘选拔的评委,同时担任评委的还有秦姑姑,锦绣坊的老板娘,崔清漪和蒟蒻。
崔清漪属于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会将这件事做到最完美的人。
而且这次的绣娘选拔还是官府直接下达的任务,有了县衙做背书,崔清漪也能更加放开手脚。
她拿出了前世策划开幕式的劲头,势必要将这次的选拔活动办的热热闹闹。
周砚修带着季允之几个一早到了县衙前院,看着县衙内外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的场景恍惚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再看外面挂着的横幅,‘东平县第一届绣娘公开遴选现场’,确认自己没走错地方。
秦姑姑和周砚修一同来的,看到眼前的场景也笑了,虽如今还在崔氏女学教书,但秦姑姑甚少和周砚修谈起崔清漪,此刻也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崔姑娘还真是个妙人。”
围观的百姓早得到了消息,自动自发的带着小板凳,见到一身官服气质非凡的周砚修更是激动,‘哎,竟然连县令大人都来了,看来朝廷对咱们东平县还真是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