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酒酒 作品
第267章 芦花镇治理的第一步(第3页)
这么一说,崔清漪大概能明白张夫子会来芦花镇的原因,她心中一暖,要说这世上到底还是好人多。
因着客栈这处杀了人,孩子们开始上课的时间被推迟了一日。
第二日张夫子走马上任,芦花镇百姓也很配合将家中适龄的幼童,无论男女都送到了临时学堂。
瞧着下面一张张或是稚嫩,或是恐惧的小脸,张夫子面无表情,心里却直叹气,孩子都是好孩子,只可惜没生在好的环境里。
昨日和乡主简单交流后,张夫子已经完全领会了崔清漪的意图,佩服乡主的远见同时更加认同乡主说的那句话,“爹娘是孩子的第一任先生。”
芦花镇这样的民风,若是不加以干涉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或许也会走上和父辈同样的道路。
已经被杀的卢大虎,就是这家客栈的原主人的两个孩子,一改从前霸道蛮横的性子,紧紧靠在一起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
从前仗着有大人撑腰,这两个半大小子没少欺负其他同龄的小孩,如今没了那对蛮不讲理的爹娘庇佑,两个小家伙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低调做人。
张夫子不笑的时候看着是很严肃的,他板着脸将手中的戒尺在临时讲台上敲的啪啪响:“乡主仁慈,特在芦花镇开设乡学,尔等可要认真学习,切莫辜负乡主的一片好心。”
时下,幼童启蒙多用《千字文》和《三字经》,但昨夜和乡主商量后,张夫子便准备了一本《名贤集》。
所谓《名贤集》顾名思义,以历代名人贤士的名言善行,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组成,易诵易记,读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在启蒙学子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起读书启蒙,崔清漪认为芦花镇的孩子们最要紧的是学会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