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白玉簪子(第3页)

这根簪子,比起他冠冕上镶嵌的东珠、腰带上的美玉,实在太过平凡,而且蒙古人为了方便骑射,往往都要剃头,这发簪于忽必烈而言,并没有什么用。

然而,接过鹿清笃递来的发簪,忽必烈的脸色默然,明明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白玉簪子,但此刻在

这个见惯了奇珍异宝的蒙古四王爷眼中,仿佛有着什么特别的魔力。

酒残席尽,灯火阑珊。

金轮法王与巴思珈起身,一左一右强行拉起鹿清笃,向忽必烈行礼告退,可就在他们转身欲出金帐之际。

“清玄真人。”

忽必烈沉稳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倦意,又似蕴含着一股深邃的怀想。

“请留步。”

金轮法王、巴思珈猛地转身,不明白什么意思,只见忽必烈端坐于席,目光越过跳跃的灯火,深深望定鹿清笃:

“本王年少之时,常听华筝姑姑说起丹阳真人的传奇风采,也曾听父王说起长春真人的玄妙,心中对道门高士仰慕已久。”道长可否稍留片刻,为本王讲解一二道门至理玄机?以解这藏于心头多年的好奇?”

“王爷!不可!”

“此人危险异常!岂可独留……”

金轮法王与巴思珈几乎同时惊呼出声!让鹿清笃单独和忽必烈在一起,那和把四王爷跟一头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有什么区别?

忽必烈淡然一笑,那笑容里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对自身判断的绝对自信:“无妨。方才鹿道长若要取本王性命,之前一人一剑杀入金帐之时,那一剑就该插在本王咽喉,当时他都没动手,此刻更不可能了。。”

轻轻挥手,忽必烈决断如铁:“都下去吧。”

“是……”

金轮法王与巴思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

然,王命难违!两人只能深深一躬,带着满腹担忧与警惕,缓缓退出金帐。在转身掀开帘幕的最后一瞬,两人不约而同,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鹿清笃那身紫色道袍,将他整个人钉死在地。

帐帘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