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惠州——古韵中的神秘角落(3)(第2页)
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之际,专案组决定转变思路,发动群众力量。10 月 12 日上午,公安局副局长、侦破小组组长古罗发,在澳头边防派出所会议室,向澳头办事处各管理区治保主任详细介绍了此案情况,恳请他们协助发动群众提供线索。
第二天清晨,澳头办事处小桂管理区治保主任黎运生匆匆划船赶来,带来一条重要线索:有两名暂住该管理区杨屋村的外工,工头赖雀庭,31 岁,广东连平人;帮工刘红心,24 岁,贵州福泉人,一周前出海捕鱼未归,下落不明。干警们听闻后,疲惫一扫而光,火速奔赴杨屋村。
眼前是一座面朝大海、又矮又破的旧瓦房,门半掩着。干警们小心翼翼地踏入,不放过屋内任何角落、任何物品。刑警大队教导员朱国治拿起一个古铜色剃须刀,打开瞬间,镜子上一枚清晰指纹映入眼帘。经技术鉴定,与死者指纹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在搜查中,一本杂志引起了干警们的注意。杂志上,两幅图令人毛骨悚然:一幅是正面五官至脖子处的分解图,另一幅是无头的身体图。还有一份刘红心亲手写的开饮食店的计划。这些发现,让案件有了重大转机,也让干警们背后发凉,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凶案。
尸源找到了,可帮工刘红心却下落不明,他究竟是受害者,还是凶手?专案组反复推论,觉得两者皆有可能。一方面,他们继续在原住处设伏,等待刘红心出现;另一方面,副局长古罗发果断下令,派员远赴贵州刘红心的家中调查。
10 月 18 日中午,大亚湾公安局的干警张敬荃登上了开往贵阳的 126 次列车。她心急如焚,顾不上欣赏家乡的风景,下车后又连夜换乘汽车,直奔贵州福泉县。在当地公安的协助下,迅速展开对刘红心的调查。
10 月 24 日深夜,大亚湾静谧无声,连续奋战多日的干警们刚进入梦乡,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寂静。电话那头,张敬荃激动地报告:“刘红心回家了!” 古罗发副局长立刻指示:“加强布控,迅速抓捕,绝不能让他逃脱!”
当晚,张敬荃与当地公安干警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刘红心家中。刘红心见到他们,顿时脸色惨白,脱口而出:“你们深更半夜来,是为大亚湾澳头的事吧?” 干警们一听,心中了然,当即对其家进行搜查,发现了海上捕鱼用的潜水喉和潜水镜。随后,刘红心被依法关押收审,移交大亚湾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