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致命的炸弹(第2页)

平板界面瞬间被密密麻麻的3d图纸、结构分解图和德文技术文档的扫描影像淹没。

李宏的眼神锐利如手术刀,一边高速检索匹配眼前实物的结构特征——

黄铜外壳尺寸、齿轮排布方式、引信顶部表盘标记的纹路残迹……

一边厉声报出检测要求:“当前甲烷浓度?震动干扰频谱?甬道湿度读数?”

“甲烷浓度2.3%临界!震动源在减弱但基数仍不稳!湿度94%!”

索菲亚的声音绷紧如弦,手中的便携式西合一检测仪传感器,精准地悬浮在距离引爆装置半米外的位置,另一只手打出的强光手电光束如同舞台追光,精准锁定那枚暗红闪烁的恐怖之眼上每一个锈蚀接口和细微裂痕。-e+z.晓,说?王* +已-发·布¨最~新¢蟑+截¨

克劳迪娅同样单膝跪地,素描本摊开在膝头,一支特种速干铅笔,己在她冷泉般稳定的手中化为精准的测绘工具。

没有任何犹豫与迟疑,冰冷而专注的目光切割着引信装置的每一个狰狞细节:

黄铜外壳的扭曲变形度、齿轮啮合的磨损齿痕、外露探针被腐蚀的裂纹分布、那暗红色指示灯边缘因化学腐蚀形成的晕圈……

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死寂中居然清晰可辨。

一笔一画如同精密机械的运作,在极短时间内勾勒出一张近乎工程制图的精准结构图。

这不仅是为李宏提供即时视觉参考,更是为可能的悲剧留下最后的、用于重建分析的致命档案。

李宏的镜片倒映着飞速滚动的数据流和平板上最终定格的一张泛黄图纸——

一张标准的“zu.mi.zerl. 39”分解透视图!

图纸的边角标注着它该死的特性:双重保险机构,内部水银平衡开关遭遇过强震动和电磁干扰后极易在环境湿度>80%时因氧化锈蚀锁定失效,导致撞针解脱装置首接滑向击发位。

图纸上的结构清晰地投影在克劳迪娅的素描图上——一个处于临界点、卡死在锈蚀簧片上的微型水银玻璃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