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受触动(第3页)

$(''#content'').append(''

/p>

范川站在讲台上,双手撑住讲桌,讲着讲着ppt,忽然意有所指:“我知道,咱们同学都是美术生,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我们老师,让你们不断修改呢,一来,是为了训练你们,以便提前适应商业化的工作模式。二来,是想锻炼你们的心态。”

“不管是作品也好,还是心性也好,在这种反复打磨下,一切终将走向成熟。”

“磨砺,对你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在学校受挫折,总比走向社会了才摸爬滚打强吧?”

“你们现在在学校里犯错误,只要不是上热搜那种程度,我们老师都是能够包容的,”他侧倚讲桌,用手肘撑在桌棱,“等真正进入社会了,你们再看——哪怕工作中出现一小点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

“所以,不要对成长感到恐惧。”

“你们晓得蚌壳吧,”范川举了个例子,用双手比划蚌壳的形态,“蚌受到外界杂质的反复刺激,经过表皮细胞的不断分裂,逐渐包裹刺激源,最终才形成珍珠。”

“大家都晓得蚌肉很嫩,外界的刺激对它来说是很敏感的,所以珍珠的形成过程十分痛苦,”范川开了个玩笑,“我猜很多蚌,估计受不了刺激,直接撂挑子不干了,下场可能是被人抓了吃掉对吧。”

他话音刚落,同学们哄堂大笑。

范川等大家笑完,又提高音量:“但是——坚持下来的,最终都能收获珍珠。”

“只要你们足够坚信。”

“还没有得到珍珠,那一定是时候未到,不是失败。”

“我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学院的每位老师,手上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我们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我们一定是最懂市场需求的……”

每次范川讲课,秦见夏都会认真听讲。

一来,范川不让学生玩手机,二来,他的讲课内容确实对她很有帮助。

其实川总完全可以像别的老师那样,照着ppt去念,但他向来坚持“讲”课。

仿佛一个苦口婆心的老爹。

所以她觉得,范川应该是良师。

“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没有多少是毕业后不用工作的富二代吧?大家未来都会成为‘美工’,能真正搞艺术的,少之又少。”

“现在上学期间,按照老师的思路来打磨你们的方案,这是一个提前演练的社会化过程。你可以不喜欢,也可以不理解,但是你不能不会。”

虽然知道这帮二十岁的孩子们,不可能真正理解,但范川仍然诲人不倦:“你们学习这套商业流程和风格,与你们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不冲突。你们那什么游戏原画、Cg、插画还有什么概念设计等等,这和咱们的课程,其实没什么特别大的关联。”

“你不可能说,你给某个民族企业设计个产品包装,结果放个二次元风格的东西上去,那老板和客户肯定都不买账……”

之后,范川又列举了几个学长学姐和同事的例子,有的在腾*做游戏,有的在*易做ui,还有创业失败去某游当中层领导的,无一例外,都是上学期间作业完成度高,并且形成了个人风格的。

“……”

范川给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听到下课铃声响起,立刻拔掉投屏线,一边收拾电脑包,一边说:“今天就上到这,一会我给群里发几个实习内推,你们想去的,可以试着投一投。”

秦见夏随同学们一起说完“老师再见”后,抱起双臂,倒在椅子靠背上,盯着电脑壁纸上眉目凛冽的金克丝,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