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册封礼(第2页)
对这话,景淮渊权当夸奖,却沉默不语。
?
雪融苔现,寒枝孕苞。
昱隆初年三月十西,景昃春妍,筹备良久的登基大典昭示着,大邺新的曙光也伴随着这个春天一同到来。
上面换新皇帝,百姓们并不会有太大的感触。
唯一与他们能够挂上关联的。¢n′e-w!t¢i^a′n.x_i!.!o·r-g·
也就是大赦天下而己。
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后宫却因此又要忙碌一阵子。
登基大典之后便是封后大典,随后便是妃嫔的册封仪式。
这些仪式走完,才算是正式成为皇家妃嫔。
妃嫔的册封不同于皇后,只需在崇先殿告知一下先祖即可。
按常理,妃嫔们同一日举行仪式即可。
但褚非羽的册封仪式却被单独放在了封后大典的后一日。
且,皇帝特意陪同去太庙敬天祭祖。
言道,景贵妃同为前朝后裔,此等大事,自然要去太庙拜祭前朝宗祖。
皇上这意思便是,褚非羽是作为前朝皇室后裔去祭祖,而不是作为妃嫔。
这借口,朝臣御史们总不好多说。
但景贵妃去便罢了,你再陪同,便不合祖制。
要知晓,皇后封后时敬天祭祖,也无需皇上陪同,皇上只需在宫内等候即可。
因此,景淮渊这意思一表露,迎来的又是御史奏折。
好在,人家御史们多少顾忌些景贵妃的身份,顾忌些两国关系,并未在朝会上公开进言。
万一公开进言,有人有心或无心的言语冒犯到景贵妃,这问题性质就变了。
归根结底,根源还在于,众朝臣还在摸索这位新皇帝处事之道。
不敢过于冒进。
景淮渊怎么可能让此等小事都为人掣肘,他既说出口,便是必要去做的。
在褚非羽看来,景淮渊不过是拿后宫之事试探朝臣。
先是封号,再是祭祖。
这些事,若换个嫔妃,恐怕一开始便会被冠上妖妃祸主的名号。
现下,他们更多是劝谏景淮渊。
那景淮渊便能逐步拿捏驾驭这些御史。
毕竟,将过错归结到妃嫔身上,那必是能言辞激烈,群起激昂。
景淮渊若态度强硬,恐更会加剧事态演烈。
可
若只是劝谏皇上,那朝臣姿态便会缓和许多。
朝臣们放低姿态,皇上便可强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