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殿选(第2页)

[非朕遁避,实乃爱妃酣睡如彘。]

褚非羽:爱妃他个头!

?

第二日,殿选便开始。

此等场合,褚非羽必定是要去的。

倒不用她替景淮渊选。

景淮渊也未必会听从后宫人的意见。

但儒家讲求“妇顺备而后内和理。”

皇后与高位嫔妃参与殿选,既能体现后宫和睦,也符合“正内治”的礼法。+齐,盛+小·说-网+ ?首.发\

况且,这也是地位的象征。

这昭示着,你在后宫是有话语权的。

更何况,褚非羽可信不过景淮渊。

她要在殿选时,亲自见证杨氏落选。

殿选总共五日,实际景淮渊只在第一日时到场。

后面的三日,皆是由皇后与褚非羽主持。

但景淮渊想要选的,也皆在第一日便入选。

剩下的,不过就是凑人数的而己。

选什么人,什么样的,关系并不大。

说是由两人主持,实则褚非羽极少参与意见。

多数都是皇后选出,再问一下褚非羽。

褚非羽明白,她这是怕回头万一景淮渊不喜,她好拉上自己一起担责。

左右是两人共同选出来的。

褚非羽却觉得她过于谨慎了些,就算选出来的人景淮渊不喜,放在一边便是了。

不至于会责问皇后。

但两日下来,褚非羽也发觉,皇后最终选定的这几人,出身都不高。

就此,褚非羽也能理解。

前面景淮渊做主选出的,都是高门重臣家的姑娘。

若整个后宫出身上都高于皇后,她恐更难以掌控。

首到第三日时,褚非羽难得表达了一次自己的意见。

那是一位州郡长史家姓陶的姑娘。

殿选时,实则秀女与上首间的距离并不近。

若不唤上前,褚非羽都看不太清秀女的样貌。

顶多能看出身姿与大体轮廓。

这种时候,骨相优越便极为占优势。

能让人远远从轮廓上便看出是个美人。

那位陶姑娘便是得益于此,与她同时入殿的秀女中,她最为突出。

但褚非羽却隐隐察觉有些不对。

一时又说不上来。

倒是皇后的话解开她心中疑团,“妹妹瞧,那姑娘打眼儿一看,有些像妹妹呢。”

皇后手指遥遥指向那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