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秦才人

隔了几日,褚非羽才知景淮渊为太子与二皇子各自选定的先生。`l^u_o¢q`i\u.f_e?n¢g~.¢c^o¢m′

褚非羽却觉得,此举只是景淮渊为废太子做的铺垫。

是否给太子择定最合适的人选并不重要。

单从太子要让二皇子与他一同种痘这件事看来。

太子明显的城府不足。

当然,一个十岁的孩子,原不该有多深的城府。

可作为皇子,长于深宫,本就不能与平民百姓同日而语。

至少,最为浅显的权衡利弊也该懂得一些。

便如二皇子种痘一事,这件事里面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若二皇子未撑过种痘,即便与太子无关,也无端会引人猜忌。

在宫里,在朝堂,可不会真的有人信兄友弟恭那套。

况且不同母。

就算真的兄友弟恭,也需掌握尺度,率先保全自身,或者从这份兄弟情中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太子这样的资质本性,就算将帝王之术给他踩碎了,嚼烂了,喂给他。

他也未必做得成一位合格的君主。

帝王之术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控权与驭人。

控权,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制衡之术。

驭人,其首要第一步,便是要将自身立于世人之上。

便如景淮渊,不管他如何礼贤下士,如何恩威并施,如何察人用人。_h*o?n`g\t\e·x?s~..c~o~m/

实则在他心底,其余人皆是权力方程式里的参数。

参数在帝王眼中是无善恶对错的,荣辱只在君心一念。

帝王只需执笔,操纵天下这卷算纸。

为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等号,参数在君主眼中只分有效与无效。

或许这里面也会掺杂些私心与情感。

但足够合格的君主,最终不会让感性压过理性。

帝王自登基之日起,皇权与自我,便注定无法两全。

最理想的状态,便是能在理性与皇权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感性与自我。

在褚非羽看来,太子至今还并未有丝毫顿悟,太子这个身份,比之帝王,更容不得过于随性的私念。

这许更多的来源于本性,也归结于皇后的教养。

太子的事,褚非羽听过便罢了。

就单以她腹中之子与太子的年龄差而言。

他们的不会在权力争斗中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