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好大儿(第3页)

安理得了。

左右这是在行宫,不像宫里人多眼杂。

景淮渊只需自松云栖园后门出,穿过桃林,再从镜水澜园侧门进。

便可避人耳目。

可褚非羽不知的是。

即便如此,景淮渊案头依旧开始堆砌弹劾折子。

皆是关于褚非羽。

让御史目光落在褚非羽身上的由头,还是在于明年的生辰。

御史们上折子,自然私下都会有所商议。

这次,御史们学聪明了,不拿生辰之事弹劾。

因他们想也知晓,若说嫔妃受各国庆贺生辰有所逾矩。

皇上必定又要拿景贵妃大褚公主的身份来说事。

他们质疑的是,行宫内现下以贵妃为尊。

皇上近三月不曾召幸嫔妃,贵妃是否曾加以劝谏。

又扯出一些《女则》里,存乎宽宏,无忌嫉也。祗率先训,无愆违也。

这就是暗指景贵妃善妒霸宠。

也不能怪御史质疑。

去年九月至十二月,皇上就曾只宠幸景贵妃。

这在御史眼中,景贵妃就是有前科的。

只不过,那次皇后还未言语。

加之,很快,景贵妃便传出有孕。

这次弹劾间的用词,己经是看在景贵妃的身份上,留了情面。

没拿出《女诫》。

毕竟,只要身为女子,《女则》、《女诫》都是准则,无关身份。

但相比而言,《女则》比之《女诫》,少了些刻板与教条。

景淮渊回复,贵妃劝谏多次,只他忙于朝政又身体不适。

这回复一下去,御史又开始质疑,皇上身体不适,贵妃可曾安排人侍疾。

这就多少有些无理取闹了。

左右就是必须找点贵妃的错处。

景淮渊明白他们不过是对于生辰一事不满。

这次便留中不发。

在他看来,御史纯属闲的。

给他们找点正经事做就行了。

皇上留中不发,御史便每日一折。

这是态度。

若轻易就放过此事,就会显得他们这些御史很好打发。

可没几日,御史们有了新目标。

有人上奏,庆恩公借皇后千秋之际大肆敛财。

相比景贵妃疑似霸宠,这事,显然更能让御史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