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言 作品
第344章 开悟(第2页)
皇上虽未再深究此事,但是从对皇后的态度上,便可表明皇上的立场。
首至谢侯被斩首,淑太妃自尽,皇上不仅没再去过毓徳宫。
更是将一部分宫权分给了贵妃与德妃。
这在外人眼中看来,淑太妃所言之事,皇上是相信,起码是存疑的。?j_w¢x*s?.^o¢r*g^
只是看在皇后乃一国之母,太子生母的份上,不予计较,给予皇后机会体面而己。
褚非羽不知晓景淮渊作何打算,大概是此事并未牵扯上太子,加之,不宜在此事废后,加剧朝堂动荡。
但淑太妃也不算白死,在顾美人借着谢侯定罪的机会哭诉淑妃对她的构陷时。
景淮渊以此事是淑太妃的主意,淑妃只是因亲而庇、愚戆失察,只降为淑妃为淳昭容。
听闻淳昭容这段时日异常平静。
不管是谢侯定罪,还是淑太妃自尽,亦或是自身降位,她都安静的待在皎月宫中。
褚非羽忍不住暗叹,不知她是会成长起来,还是就此消沉。
不管哪一种,对淳昭容而言,都不是易事。
若她是成长起来,那便是领悟到这世界的本质与真相,可以她的智慧,她只能做到这一步,注定无法彻悟到如何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则。
做不到难得糊涂,又无能贯通阐幽。
远不如她从前那般没心没肺,浑浑噩噩来的快意轻松。
但她也怨不得旁人,这是她的出身导致的。
反过来想,若不是出身谢家,她许进不了宫。
即便进了宫,终其一生,也未必坐得上九嫔之位。
随着市集上斩首台上的血污浸染透松木,血腥之气被松节油净化,日子进入盛夏。
羽霄宫里,本就苦夏的褚非羽心绪愈加烦躁。
这烦躁来自俩个方面。
一面是因分到手里的宫权。
景淮渊虽下旨让蕴妃与恪昭仪协助一二。
但这次,褚非羽却并未放权给两人。
不单因此次协理宫务还是德妃。
根本原因在于,这次旨意里景淮渊并未言明暂时协理。
那就不是合同制,算是正式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