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终章

他马上联络了各大报社和电视台,并且给了一大笔钱,让他们采访那几个海归。+卡`卡′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有钱能使鬼推磨。

一时之间,各种采访,报纸刊登,电视新闻播报满天飞。

那几个海归难得有出名的机会,怎么可能错过,把蓝鳍金枪鱼打死宣扬了一番。

然后,陈稷又来了一手骚操作,让各大报社和电视台采访了自己。

陈稷把金枪鱼的好处,一一列举出来,并且说明,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在国外已经杀疯了。

这个时候,民族的自尊心体现出来了。

外国人都当做是宝贝的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吃不到?别人能吃得上的,他们也要吃得上!

没过几天,潮田村更加热闹了。

都是一些前来订购蓝鳍金枪鱼的老板。

而那几十吨蓝鳍金枪鱼,很快就销售了出去,一度出现了脱销的现象。

最后,陈稷更是把蓝鳍金枪鱼的价格,抬高到了五十块钱一斤,居然还是不够卖。

他远远低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

又一个月后。

金枪鱼跌至二十块。

因为,看到他赚钱以后,许多有船的企业争相效仿。

此时陈稷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手里持有八千万资金!

不过他的收入,依然没有落下,蓝鳍金枪鱼的价格是下降了,但是购买渔网的老板多了。_j_i*n*g+w`u¢b.o?o.k!._c`o_m*

纷纷要求订制渔网。

毕竟除了潮田大队,还没有其他地方,有这么品类齐全,这么高品质的渔网。

订单接到手软。

王广汇一度感叹,这钱原来还可以这么赚,这些年,他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陈稷的回答是,钱不难赚,难的是原始资金累积,还有胆量。

等到了一定程度,那就是滚雪球。

这就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商人,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敛财速度。

而他在赚了一大笔钱以后,马上就捐赠了一千万给平山县搞建设,王振邦都亲自接待,并且刊登了报纸和电视采访,这又一次打开了陈稷和潮田大队的知名度。

贸易公司,也得以成功开业,陈稷命名为长河贸易。

与此同时,陈稷还注册了一家物流公司,这是新元年,这是私人得以进入物流行业的起点。

过年后。

鱼塘码头和冷库也建好了。

冷库本来还需要两三个月的,不过有了人民币的加持,进度岂能用快一个字形容。

他也继续加购渔船,并且还增加了十几艘远洋渔船。

陈稷的渔业,有了蓝鳍金枪鱼的带动,一路节节攀升,销售渠道甚至都不用王广汇主动拓展了,自然有大把的业务订单送上门来。′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_全,

工人方面,根本就不用发愁。

之前,附近好几个大队的村民,看到潮田大队开展渔业,都报以幸灾乐祸的态度。

后来看见陈稷赚钱了,也有人想着自己做。

但更多人想的是,这是骗人的把戏,总之,各种想法的都有。

之后看见陈稷越做越大,修路拉电线,县长都亲自过来考察了,陈稷还建造了渔港码头。

他们都眼馋了。

谁不想过好日子,只不过他们吃了很久的大锅饭,导致他们对打破固有认知的见闻,都不敢轻信。

而过年后,上头下达了改革开放的指示。

他们才猛然意识到一件事,跟着陈稷赚钱保准没错的了!

他也从珠江船厂经理的口中得知,很多人购买了渔船,准备和陈稷一样干起了渔业,还感叹多亏了陈稷。

陈稷当即就让他帮了一个忙,他那有高品质的渔网,而且还准备弄一个渔业协会。

一下子,前来潮田大队订购渔网的老板络绎不绝。

养殖基地也弄起来了。

转头,陈稷贷款做了海鲜加工厂,比如海带,鲍鱼加工等等。

……

不知不觉,半年过去。

某天的早晨。

苏建军摊开报纸一看,竟然看到了陈稷居然成了报刊的头条。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苏文博就急匆匆的回了家。

“爸!你看电视没有!陈稷那小子,起飞了!”

“什么电视?”

苏文博也不说其他,连忙打开了电视机。

陈稷被记者采访的画面,让苏建军又是一愣。

“爸,我们还真的小看他了,这小子,竟然资产过亿!我的天呐,是我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久久。

苏建军才从恍惚之中回神过来。

他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当初,陈稷不是送过他礼物?

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苏建军道,“文博,走,跟我去杂物间。”

父子二人来到杂物间,翻找了一

阵以后,终于找着了那两个卷的严严实实的蛇皮袋。

等把这两只蛇皮袋拆开。

两人顿时惊呆了。

苏建军激动的道,“不会吧,金、金丝楠木?这是金丝楠木?!”

苏文博不知道这是什么木材,可看见这雕工以后整个人都懵逼了,“爸你看看,这雕刻简直是鬼斧神工!”

两父子连忙把两张躺椅拼接起来。

这躺椅是榫卯结构工艺,拼装不难,却牢固非常。

等拼装起来后一看,苏建军更是震惊得瞪直了眼。

“精雕细刻,斗榫合缝……文博,你看看这点线面,这肌理纹路……”

苏建军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苏文博也是目瞪口呆,“玛德,我还以为姐夫做的是长板凳呢,原来是做这个?!爸,这两把椅子得值多少钱啊!”

也是这时,苏建军眼角的余光,撇上了躺椅上的几个字。

“徐……徐大海?姓徐?”

这个姓氏,让苏建军有种莫名熟悉的感觉。

他猛地一愣,连忙冲向书房翻阅史书。

很快,苏建军就得出了一个颠覆他三观的结论,“姓徐……难道这徐大海的祖上,竟然是帮皇帝做家具的匠人!”

他又打开了另一本书,一张龙椅上的署名,赫然也是姓徐!

苏文博直接大跌眼镜,“卧槽,这家伙不是偷了皇帝老儿的紫禁城吧!”

接着,苏文博马上打电话到潮田村确认,得到陈稷的答复以后,苏文博服气了。

苏建军也是沉默不语。

他终究是低估了这个便宜女婿。

潮田村。

陈稷正搂着苏念秋接电话。

忽然,苏念秋抢过了话筒说道,“爸,我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

苏念秋面带幸福的微笑,轻轻抚摸着已经微微隆起的肚子说道,“爸,我过得很好,陈稷对我也很不错,而且……你有外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