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齐覃的投靠,契机(第3页)

纵然是为了制衡后宫才来的,崇庆帝每每来见淑妃,也总是满怀期待,偏偏又次次都能得惊喜的。

“这身衣裳,的确衬你。”

他近前,自然而然拉住她的手。

杨佩宁展颜一笑,比那春日里盛放的群花还美上三分,“陛下眼光极好,这匹蜀锦缎子臣妾爱不释手,特意穿了来迎陛下。”

没有人不喜恭维的,崇庆帝被哄得爽朗一笑,也没想起这是之前让程让去挑的,只觉得自己果然眼光独到,于是边往里走,边就吩咐了,“前几日润州新上贡了四匹云锦,朕都赏你。”

得了好东西,杨佩宁笑得更甜了,“多谢陛下。臣妾特意叫小厨房备好了一些小菜点心,陛下瞧瞧喜不喜欢。”

谈笑间,人已经坐在了西次间花梨木八仙桌前。

望着琳琅满目光是瞧着就十分可口的吃食,崇庆帝赞道:“你这小厨房倒是勤勉,这么快做出这些佳肴来。”

他是一个时辰前才叫通知倚华宫的。

一旁的槐序就开口了,“回陛下的话,咱们娘娘日日都盯着小厨房做了吃食,就盼着陛下来呢。这些都是娘娘亲自挑选出来的。”

这话落在崇庆帝耳朵里,别提多舒心了,说起话来更是柔软体贴。

“你还要照管两个孩子,身上又担着尚仪局的宫务,还要给朕盯着这些,别太累着了。”

杨佩宁亲自给他布了菜,“陛下是臣妾的君上,更是臣妾的夫君,能亲手为陛下做这些,臣妾心中欢喜。”

崇庆帝这回是发自内心的感慨,“满宫嫔妃,唯有你,最叫朕舒心愉悦。”

杨佩宁抬眼,目光中尽是爱意浮动,“陛下待臣妾那样好,臣妾所做不过报答万一。”

闻言,他不知想到什么,摇了摇头,“你格外懂事,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别人就不如你了。”

杨佩宁坐下来,狐疑不已,“陛下这是怎么了,忽而发出这样的感慨?”

崇庆帝才发觉自己多言了,看淑妃一脸的担心忧虑,又想起淑妃最是温柔端庄,嘴巴又严,于是并未掩饰道:

“朕刚刚去了皇后那里,说起鄂州水患需要开仓赈灾的事情来,皇后力荐潭州刺史押运粮草赈灾。”

“潭州刺史?”杨佩宁知道此人是王太傅的得意门生,面上,她只装作不知。

见淑妃对政事半点不了解,皇后却与他侃侃而谈甚至要举荐人的场景,崇庆帝便十分恼怒。

“此人与王家来往十分密切,却并非援助鄂州最好人选。自朕登基,从未亏待王氏和皇后,偏偏他们还不满足,连黎民百姓的安危也不放在眼中!这叫朕如何能不寒心!”

听到未曾亏待这样的字眼,杨佩宁心中冷嗤帝王自欺欺人,脸上却没有露出分毫。

她从崇庆帝不自在的神色中察觉到这是个天大的契机。

她的大脑在飞速思索。

这是崇庆帝第一次主动与她说起朝政和王氏相关的事情,或许能够决定她日后与崇庆帝的谈话,可以深入到何等程度。

杨佩宁立刻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