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璇 作品

第27章 灶火融冰心,古神亦颔首——异邦厨神的璃月“答卷”(第3页)

“任务失败惩罚:宿主在整个璃月地区的‘美食家信誉评级’将首接降至‘灾难级(被璃月所有厨房永久拉黑并禁止入内,连万民堂的锅巴看到你都会绕道走的那种)’!并且,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内,宿主制作的所有任何料理(无论是在枫丹还是璃月,无论是否为系统Qte辅助下完成),其最终口味都将自动附带一层难以去除的、令人作呕的‘灶台千年油烟与锅底万年焦炭灰混合发酵后的淡淡的、却又挥之不去的迷之焦糊味’,严重影响口感与食欲,甚至可能导致食用者产生‘人生无望,不如归去’的消极厌世情绪。”

李雪:“………………”

她看着系统面板上那比裹脚布还要长、比卖身契还要狠的失败惩罚,尤其是那个“灶台千年油烟与锅底万年焦炭灰混合发酵后的淡淡焦糊味”,她感觉自己的味蕾和灵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与无情鞭挞!

这……这惩罚也太tm恶毒了吧?!

这简首比首接让她去无妄坡陪那些游魂野鬼打一个月的麻将还要令人绝望啊!

于是,在经过了长达0.01秒的“艰难抉择”之后,李雪果断地,将心中那些“我只是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冒牌货”、“我对璃月文化一窍不通”、“我做的菜肯定会把灶王爷给气得吹胡子瞪眼”之类的消极念头,统统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既符合爱可菲“高冷自信”人设,又带着对璃月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系统紧急上线的【异邦文化交流·真诚谦逊与敬畏之心完美融合表情管理模块ver2.0】辅助下的)谦逊与敬畏的复杂表情,然后对着钟离先生和胡桃堂主,微微躬了躬身,用一种清冷而又不失诚恳的语气说道:

“钟离先生,胡桃堂主,香菱小姐,承蒙各位厚爱与信任。晚辈爱可菲,虽然来自异邦枫丹,对璃月这片土地上博大精深的传统祭祀规仪与饮食文化,尚处于初学浅识的阶段,但……既然有此机缘,能为璃月这盛大的灶神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晚辈……亦不敢推辞。”

“请各位放心,晚辈定会竭尽所能,用心体会,潜心钻研,努力制作出一道既能表达对灶神大人的崇高敬意,又能承载对璃月这片土地与所有勤劳善良的璃月人民最美好祝福的祭品主菜。若有任何不合礼数或冒犯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既展现了“天才”应有的自信与担当,又不失对东道主文化的尊重与谦逊,瞬间就让钟离那原本带着一丝审慎的目光,变得柔和了几分,也让一旁的香菱暗暗松了一口气,胡桃则是笑得更加“意味深长”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雪几乎是把自己整个人都“焊”在了那个由娜维娅友情赞助的、位于璃月港玉京台附

近的一处清雅别致的小院的厨房里。

她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应酬(主要是胡桃堂主以“带你体验最原汁原味的璃月夜生活”为名义发出的各种“不靠谱”邀约),也暂时放下了对《璃月家常菜谱》的研究,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璃月灶神祭”相关文化资料的学习与祭品主菜的构思和实验之中。

系统也史无前例地“大方”了一回,不仅为她紧急上线并免费开放了【璃月传统祭祀菜品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深度解析数据库(钟离先生看了都说嗯此子可教孺子可教也版)】和【历代灶神传说形象与核心喜好口味及禁忌食材大数据智能推演分析系统(基于《璃月风土志》、《绝云记闻》、《帝君尘游记》等百余部古籍善本与三千七百二十一份民间口述采风记录)】。

甚至,还在李雪因为连续熬夜研究资料而导致精神力严重不足、差点就要顶着两个硕大黑眼圈去参加灶神祭的时候,“友情赠送”了她一瓶据说是从须弥教令院“生命学派”的某个秘密实验室里“顺手牵羊”搞来的、能瞬间恢复精神、提神醒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草元素料理”领悟能力的“激萌柯莱牌活力醒神薄荷糖(吃了都说好就是后劲有点大可能会让你连续三天看到小精灵在眼前跳舞哦亲)”。

通过对这些海量资料的系统学习和“消化吸收”,李雪逐渐了解到,璃月的灶神信仰,与枫丹那些喜欢排场、注重奢华、甚至有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神祇(比如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神大人)的审美情趣,有着本质的区别。

璃月的灶神,更像是一位慈祥和蔼、默默守护着千家万户厨房灶火与人间烟火气的邻家老爷爷。

他所喜爱的祭品,也并非那些需要用到各种山珍海味、奇珍异兽、工序繁复到令人发指、造型也华丽到闪瞎人眼的奢华宫廷大菜。

恰恰相反,他更偏向于那些用当季最新鲜、最朴实的食材,以最传统、最淳朴、最能体现“家常味道”的烹饪方式制作出来的,充满了“温暖”、“甜糯”、“喜庆”、“团圆”风味的食物。

同时,根据璃月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和禁忌,灶神也比较忌讳那些“过于奢华铺张、造成不必要浪费”和“造型奇形怪状、不合传统礼数、甚至带有一丝邪气”的祭品。

在对璃月的传统文化和灶神的核心喜好有了相对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之后,李雪(在系统的“头脑风暴”和“创意辅助”之下)开始反复推敲和构思她即将在灶神祭上呈现的祭品主菜。

她并没有选择去挑战那些对火候和刀工要求极高、需要数十年功力才能掌握的璃月传统大菜(比如“仙跳墙”或者“文火慢炖腌笃鲜”之类)。

她也没有试图去强行融入那些过于“新潮前卫”、可能会与璃月传统祭祀氛围格格不入的枫丹宫廷料理元素或者她那些“高科技料理机关”。

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一道在璃月民间灶神祭中流传甚广、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制作、象征意义也非常好,但同时又能巧妙地融入她自己独特“冰元素巧思”的传统甜糯点心——

《岁稔年丰·蜜糖冰心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