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影评人(第2页)
自然,这些人写出的《生死时速》影评在发表前,都要传到环球的发行部门审核。
如果不经环球同意就胡乱发表批评的声音,那就会遭到环球的封杀,今后就不可能再享受到环球及其合作伙伴旗下的电影的影片公关和免票待遇。
甚至其他电影公司也会对你的信用度提出质疑,一旦出现两次失信的情况,这个影评人将再也接不到电影公司的攻关服务了,那就相当于是自断财路了。
这是影评人和电影公司默认的规则,没有人会轻易去破坏,电影公司也不会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发出好评,即使是差评也可以接受,但前提是差评的观点必须能引发观众对电影的兴趣。
比如《生死时速》,如果影评人写“通篇都是爆炸、追车、打斗,除此之外影片一无是处”,那环球也能接受。
因为大部分观众就喜欢这些元素,影评人虽然是明着批评,但其实是宣传了影片的卖点,帮助吸引观众。
这些在好莱坞电影圈内根本就不是秘密,好莱坞电影业与影评人之间就是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电影业需要影评人帮助摇旗呐喊,影评人也需要趴在电影业上吸血。
作为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人,林顿自然明白该如何应对这些影评人,既不能轻视他们,也不需要太过重视他们,把他们当做宣传工具即可。
酒店大厅里推杯换盏,而林顿也在莱维特的带领下,频频的向人握手、喝酒。
“安德森导演。”罗杰-艾伯特端着酒杯,找到林顿。
“你可以叫我林顿,艾伯特先生。”
“好吧,林顿,你的这部电影,在用镜头语言推进情节,影片框架的构建,快速的剪辑,惊险刺激的爆炸戏等等,都有特别独到之处。”罗杰盯着前面这位高大帅气的年轻导演,语气中透露着莫名的说教意味。
“但是,你不应该过度追求大尺度的感官刺激镜头,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影片的其他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深度挖掘培恩的内心,他为什么会从一个警员变成报复社会的坏人,还有杰克面对危险时,他的内心挣扎活动等等。”
在罗杰-艾伯特语重心长的教导声中,林顿的脸色变得越来越不好看。
这如果按照你说的拍,那拍出的电影和那些该死的文艺片,有什么区别?还会有人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