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我家里是开银行的(第2页)
所有的异族能打进来,都是有这些人打开城门。
两千多年前的墨子等先贤,以及两千多年后的胡适等大师。
都给儒家作了,一个同样的评价:儒家就是殡葬文化。
不管如何,李俊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再一次推动百家争鸣。
李氏大学堂,已经开办了五年。。
第一批学子,马上就要毕业了,他很期待。。。。。。
农学,商学,数学,工学,医学,会计,六门学科,三千多学子。
花费了他几乎是,和这些年的武器制造,一样多的钱。
老窝的六所学堂,也已经办了差不多四年了。
李俊特别想看到,李氏族人们,人才辈出的样子。
他始终坚信,不管任何时候,人才是最宝贵的。
在这个一千个人,也不一定有一个认字的时代。
李氏上下六房,识字率已经达到了三成。
这里有一个,让李俊十分想不通的事情。
所谓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用秦隶书写的话,就是所谓的阿拉伯数字。
而且九九乘法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十分普通的运用了。
(s:这些不是作者胡编乱造,考古出土的秦简上,有记录的。
诸位彦祖读者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网上搜索一下。)
这就十分灵性了……
而李俊在大书房里,就看到了先秦时期,刻在竹简上的九九乘法表。
除了是竖着书写的,上面的数字,就是所谓的阿拉伯数字。
来到了唐朝,他看到了家族里,从商周到隋唐时期,几乎所有的书。
许多还是孤本,而且许多还是竹简。
这个时代的纸张,其实已经有很多种了。
李俊发现,书本之所以贵,一个是纸张贵。
再一个就是印刷术,十分的落后。
现在大部分都是抄书,印书要刻雕版,十分的慢。
而他只是和墨家的人,说了一下他所知道的活字印刷。
人家不光弄出来了木头做的木活字,泥活字,铜活字,铅活字他们什么材料都试。
墨家的能人,还弄出来了圆盘检字法。
更绝的是,针对不同材质的活字,人家还弄出来了不同的油墨。
李俊真的是不明白了,之前的君王,诸侯们,为什么会不重用墨家。
墨家不光会建城墙,造兵器。
人家武艺高强,还能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