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颜善颜正德(第2页)
但是当时的颜善,没有去当官。
他觉得当官,哪里有读书,教书有意思?
这一次,他没有办法拒绝了。
当年他可以,以自己年龄小,学识不足为由拒绝,这一次不行了。
其实他在李氏学堂,跟着练了五年武艺,刀法还很不错。
而这又是李俊的规定,无论是谁,大学堂每天早上的习武,必不可少。
李俊深知自己的家族,是靠什么立足于世的。
而学堂大管事,是最讲规矩的上代禁军大家长。
老一辈子的人,族长发布了的命令,就会无条件的执行。
尤其是事关家族方向的事情,他们只是谏言,执行,补缺。但是不会质疑,怠慢。。。。。。
因为有这样的规定,好家伙,在学堂里教商学的,许芸娘的父亲许南星,现在都已经能使一手好刀法了。
长安和洛阳,江都,益州等地,有名的商家老掌柜,都被请到了学堂教书。
现在这些大掌柜,最喜欢别人喊他们先生。
这些人不光把子侄,送进学堂读书。
人家不光不要束脩,还大笔大笔钱投到学堂。
每一个季度,他们会都捐一大笔。
有的是把利润的一半,都捐给了“黄浦学堂”。
李俊不要都不行,就比如许芸娘。
她十一岁便开始接管家里的产业,三年后,她父亲就完全不管了。
这些腰缠万贯的老家伙,每个月领到两贯铜钱的俸禄,比自己挣两万贯还高兴。
庄子里的十几万人,见到了自己穿着学堂的先生服,哪个不对自己行礼?
这让这些虽然身家丰厚,却地位低贱的商人,怎么能不疯狂?
现在全天下的商人,谁不想到李氏大学堂教书?
不要说其他的,只要是在学堂里教书的商家。
他们就受到陇西李氏的保护,可以打李氏的旗帜。
不要说山贼强盗,各地方的世家大族,都不会故意刁难。
现在许芸娘这个十七岁少女,已经是长安城,洛阳两地,数一数二的大商家。
只不过,她喜欢呆在三房庄子里,三房给她父亲分配的,那套带小院子的两层半小楼里。
李氏三房七个庄子,并附近二十里内。
所有的山林,河流,田地都是三房的。
没有强取豪夺,走投无路之下的平民百姓,就会把土地卖给三房。
十年之内,他们可以以同样的价格,再买回去。
十年之后的二十年内,这些人还可以,用时价赎回。
这一点,附近的人都知道。
遇到了过不去的槛,也可以向三房借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