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逸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三章:历史没有如果(第2页)

今天的李俊,难得一见的系上了金冠上的飘带,下巴上的飘带节还是崔氏系的,很工整,漂亮。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五姓七望这样的门阀世家,其实也一样。

今天虽然只是启程回老窝,但也是陇西李氏时隔十多年,再一次的举族和别人干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开篇这句话强调了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

而这次陇西李氏上下六房,举全族之力,兴兵五十万。

可谓是举世瞩目,也关乎着整个陇西李氏的兴衰,哪容李俊不小心谨慎?

五十万壮奴,是陇西李氏除了守家的力量,可以说是举全族之力,用陇西李氏千年的积蓄,赌全族今后千年的命运。

赢了那什么都好说,输了的话,陇西李氏就麻烦大了。

不说其他世家门阀的血盆大口,李俊怎么才能打掉他们向陇西李氏撕咬的牙齿。

李老二李世民,这次李俊这样欺辱他,弑兄杀弟,把嫂子弟媳妇抢上床,把侄子侄女几乎杀光的人,怎么可能不趁机置李俊于死地?

李俊前世在看《百家讲坛》的时候,王教授讲人性的时候,着重讲的一段话,他记忆犹新:

“一定要远离你得罪过的人,否则就是后患无穷。

成年人的世界,一旦结仇是很难解开的,一笑解千愁都是骗人的鬼话。

只要有机会,一定置你于死地。

忘记你得罪过的人,就相当于把自身放在别人的屠刀之下。”

李俊觉得如果把自已换成李二,同样不会放过自已这样的人。

而自已为什么要举全族之力北上?

不就是从隋文帝开始,隋唐两朝的皇帝都在往关陇门阀脖子上套绳子,自已趁脖子上的绳子还没有被抽紧,实施“黄牛脱甲”的计划吗?

其实李俊是十分不认同隋唐两朝皇帝的这个做法的,并不是因为他是陇西李氏的大族长,才不认同这个做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