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逸 作品

第二百七十六章:浅水源大战5

李氏世世代代和草原异族作战,当然知道突厥人的战法,也知道怎么对付突厥人。现在突厥人绕着军阵射箭,俗称……“放风筝”。

这个战法草原民族用了几千年了,对付没有多少骑兵的汉人军阵,十分的有效。

一般的军队,面对排山倒海冲过来的骑兵,那如洪荒巨兽一样的战马,似乎下一刻就能把你踩成肉泥的压迫感,没有多少军队能顶住这样的压力而不崩溃。

就算是精锐的军队,面对万马奔腾的骑兵不崩溃,但是骑兵只在弓箭射程外,呼啸着转着圈射箭。

自已身边的袍泽一个个的倒下,你还拿对面的骑兵没有办法,这样的心理压力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如果你们军阵想出击,人家又策马调头就跑,你两条腿也追不上四条腿的战马。

而但凡追击的军阵不整齐了,出现了裂缝,骑兵就会快速的冲上来,从这裂缝中撕开军阵的口子,然后凿穿军阵。

而被撕开了口子的军阵,步兵面对骑兵的下场只有一个,从无例外……

李氏先祖李陵当年用厢车,创造了步兵对付骑兵的奇迹,李氏族人怎么可能不传承并发扬光大?

箭阵,是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弓箭手足够多,突厥骑兵想要冲击盾墙,不把盾墙前一里地面铺满尸体,是完全不可能的。

由于制造工艺的差异,突厥人和李氏壮奴的对射,完全就处于下风。

李氏壮奴采用的是五段击,一波就五千支箭矢扑向在飞奔的突厥骑兵,而且还是后面的箭追着前面的箭矢,源源不断的落在突厥人头上。

遮天蔽日的箭雨中,还夹杂着“彭彭彭彭”八牛弩的发射声音,突厥人完全就没有还手之力。

而突厥人射向李氏壮奴军阵的箭矢,如果不是直接射在面门或者是脖子上,根本就射不穿李氏壮奴身上的铠甲。

有的就算是从甲叶缝隙中射穿了十铠甲,也没有办法穿透里面的丝绸内衬,大多数都是穿透第一层丝绸,然后被棉花挡住,没有办法射穿贴着衣服那层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