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 章 笔迹线索(第3页)

张骞熙眼睛发亮:“这么说只要去见赵成松,我们就可以知道写信的人是谁?”

姜涛君点头:“应该可以,赵成松是大儒,他不会轻易收徒,应该会记得这是谁的笔迹。”

“那还等什么?走啊!”

张骞熙率先站起身。

高烨学也有些兴奋,本以为断掉的线索,以一种他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连上了。

“涛君,怪不得翰林院的学士称赞你有状元之才,仅凭笔迹就能找到线索,你当真是饱读诗书。”

姜涛君可不知道什么是谦虚:“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张骞熙搂住他的肩膀带着他往前走:“别得意了,赶紧去查案。”

赵府就位于西城,身为负有盛名的大儒,赵成松还是颇有资财,他收的学生要么有财,要么有势,每个人的束脩都不会少。

高烨学一行人赶到赵府,小厮不敢阻拦,一边派人通报,一边带着众人前往大堂。

片刻后,众人在大堂见到赵成松。

赵成松的目光放在姜涛君身上,有些复杂:“六公子如今在京城名声鹊起,无愧当初的文曲星之名。”

他曾经当过姜涛君一段时间的先生,后来被姜涛君故意气走。

姜涛君拱手:“赵师,以往是涛君无礼,请赵师见谅。”

赵成松摆手:“你自有你的考量,老夫只是可惜和你没有师徒缘分。”

身为大儒,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教一个天才,只可惜当初和天才擦肩而过。

姜涛君道:“赵师教导之恩,涛君没齿难忘。”

好歹有一段师徒情分,姜涛君在赵成松面前一直以学生自居。

这一点,让赵成松很是欣慰。

高烨学两人就在一旁看着两人叙旧,倒是没有急着询问书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