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3章 流水线工人王强:扳手之外的精密人生(第2页)

下课后,他躲在物理实验室的角落拆开信封。信纸边缘带着奇怪的金属冷感,上面的字迹潦草得像电焊火花:

“王强,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正在宏远电子的流水线上拧第3278颗螺丝。现在是2035年7月18日晚上八点,车间里的空调坏了,汗水滴在主板上,像极了十五年前你在物理课上打盹时流的口水。”

王强猛地抬头,看向窗外。实验室外的香樟树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惊愕的脸上。

“你工位上方会贴一张萌萌的照片,她现在十岁了,昨天在电话里问我:‘爸爸为什么不能陪我去科技馆?’我握着扳手的手在发抖,却只能说‘爸爸要加班’。你知道吗?龙华市科技馆的门票要80块,相当于我拧200颗螺丝的工钱。”

信纸上有一块深色的污渍,像是机油洇开的痕迹。王强指尖触到那片油斑,突然想起今早洗手时,发现信封上也有类似的气味。

“高中物理老师说你能搞精密仪器,这话没错。但高二那年你爸生病,你觉得读书不如进厂挣钱快——于是十五年后的我,每天用扳手拧着最普通的螺丝,而不是用精密仪器校准卫星零件。你以为进厂是‘现实’,其实是把自己焊死在流水线上。”

“记得你偷偷画的那张航天卫星电路图吗?被你妈骂‘不务正业’的那张?现在它应该躺在你家旧木箱的最底下。我告诉你,王强,那不是不务正业!物理卷子上的电路图,你画得比谁都好!别让一把破扳手限制了你的人生!”

“现在是2020年9月1日,你爸的病还没复发,你还有机会申请助学金。去办公室找李老师,现在就去!别等到十五年后,看着女儿想进科技馆却掏不出钱时,才明白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信的最后,用红色水笔重重描了一行字:“精密仪器的误差以微米计算,人生的误差却可能是十五年!”

王强捏着信纸的手指关节发白,实验室里的电流声突然变得刺耳。他想起上周月考,物理卷子背面的附加题是“设计一个简易温控电路”,他当时觉得麻烦没做,现在却清晰地记起那道题的每一个条件。

走廊里传来上课铃声,他却转身冲向教师办公室。李老师正在批改作业,看到气喘吁吁的王强,皱起了眉头:“上课了,什么事?”

“老师,”王强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想申请助学金,还有……我想参加物理竞赛培训班。”

李老师愣住了,随即放下红笔:“你不是说要进厂吗?”

王强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双手此刻还没有老茧,指甲缝里没有油污。他想起信里描述的流水线,想起照片上女儿渴望的眼神,猛地抬起头:“老师,我不想拧一辈子螺丝。”

那天下午,王强从图书馆借回一摞厚厚的物理竞赛教材。夕阳透过阅览室的窗户,照在他画满电路图的草稿纸上,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第一次盖过了他脑海里虚拟游戏的枪炮声。他不知道,十五年后的自己此刻正站在电子厂的宿舍楼下,抬头望着被厂房切割成碎片的夜空,而十五年前的这个少年,正用一支铅笔,重新绘制着自己的人生电路图。

【叁·十五年刻度,太空里的精密坐标】

改变是从无数个深夜开始的。

王强申请到了助学金,每天放学后,他会留在物理实验室做竞赛题。老旧的台灯下,他对着复杂的力学分析题咬笔头,直到保安来锁门。周末,他泡在市图书馆的科技阅览室,啃着大学物理教材,手指在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上反复摩挲,像在触摸未来的轮廓。

班里有人笑他“装模作样”,说“穷小子还想搞航天”。他只是把信夹在物理课本里,每次想放弃时,就翻开看看那行红色的字:“精密仪器的误差以微米计算,人生的误差却可能是十五年!”